大皖新聞訊 近日,讀者趙先生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在合肥環城南路與徽州大道交叉口大頭面館內,藏著一處一百多平方米的公益乒乓球室,為球友們提供免費打球場所。7月8日上午9點半,大皖新聞記者前往該乒乓球室,已經有不少球友在打球了。“面館為我們提供熱水,下午面館休息,我們打球聲音嘈雜,店員們也沒有怨言。”球友鄭世寬感動地說。
面館內,為前來打乒乓球的球友免費提供熱水。
探訪:藏在面館深處的乒乓球室
公益乒乓球室位于大頭面館用餐區盡頭,里面擺放著七張乒乓球桌,運動場地目測有上百平方米。早上九點半,球館內乒乓球撞擊聲此起彼伏,中老年球友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揮拍扣球,墻上貼著“球運盛,國運盛”、“想健康,就運動”的大紅標語,襯托得氣氛愈發熱烈。
55歲球友鄭世寬,是這里的常客。“面館老板和員工都很好客,我們除了打球,還能在這里喝到熱水,真不錯。”這里不僅為中老年人提供了打球場所,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老人也帶小孩來玩,“周末學生也會過來打球,我們一到這里來就感覺很暖心、舒心。”鄭世寬補充說。
7月8日上午,球友們正在公益乒乓球室打球。
球友丁先生和羅女士表示,“我們球友知道有這個球館,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雖然天氣熱時人少些,但天氣涼快時想打球還得排隊。“面館做得真好,給我們提供免費的場地,我們心里很感激他們。”羅女士說。除了打球,球友們也自覺維護乒乓球室場地衛生,“希望球館在我們的愛護之下越來越好。”
講述:公益乒乓球室經歷了三次關停
店長于溪負責面館的日常經營。他介紹,面館和公益乒乓球館所在的位置是以前的銀河菜市場,房租并不便宜,一個月租金要兩萬五千元。公益球館開了好幾年,從最初賣鹵菜和包子,到現在重新改造升級成面館,公益乒乓球室一直堅持開放。
“球友們早上8點多鐘就來打球,能打到晚上八九點鐘,人多時需要排隊。”于溪說。每天只要有球友來打球,乒乓球室就一直開放。店員們晚上9點下班,搞完衛生大概在晚上9點半結束,球友們可以一直打球到晚上9點,店員們對此也很包容。
面館工作人員張繼婷介紹: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大頭公益乒乓球室從2021年投入運營以來,經歷了三次關停,第一次是由于疫情原因,球室不得不暫時關閉;第二次是在2024年底,因為消防改造,球館再次暫停開放。“我們也一度想過放棄,但是因為球友們的熱情和期待,我們還是下定決心進行消防改造。”改造一個多月并檢查合格后繼續對球友開放;最近一次關停,則是由于店面整體升級裝修,球友們一度擔心公益乒乓球室會被取消。不過經過面館內部討論,決定繼續保留,“我們的初心是為附近喜歡乒乓球運動的人提供一個合適的球館。”張繼婷說。
7月8日上午,球友趙先生、丁先生等人為大頭公益乒乓室送來錦旗。
心聲:開公益球室與自身經歷有關
7月8日下午4點多,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到了大頭面館老板張立新,他今年58歲。張立新坦言,之所以開這處公益乒乓球室,與他自己的經歷有關。2019年時,張立新因為生意受挫,虧了很多錢,身體也垮了。他在公園里打乒乓球,認識了很多熱情的球友,相處很開心,并通過打乒乓球受益,身體鍛煉好了,慢慢生意也做起來了。認識到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他開始做公益推廣乒乓球運動。“但位置比較難選,實際上我搞了三個(公益乒乓球館),那兩個都失敗了,就這個效果好!位置也很重要,有的地方不適合搞。”
張立新認為,大家都要做好事,講良心。球友們的支持是球館持續運營的重要原因,與其說是面館做的公益球館,其實是球友們一起做的公益球館。“球友們都很講究友誼,相互幫助,我們不能辜負球友們的感情,大家都比較珍惜,玩得很高興。”
這個藏在面館深處的乒乓球室,用堅持和毅力,默默回應著街坊鄰里的需要,讓運動的快樂和企業的溫情,在乒乓球的跳躍間持續傳遞。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實習生 陳森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