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聯制是一種特殊的國家聯合體形式,實質上是主權國家的聯合,聯合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保持著統一行動狀態。近代的國家中出現的較多,但由于各國的主權意識,邦聯在逐步解體。今天,一起來盤點歷史上的邦聯制國家。
1.建國初期的美國
美國獨立之初,實行的是邦聯制。美國宣布獨立后,就通過了《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這個條例,實際上是在北美13個州基礎上,建立了一個邦聯政府。由于各州仍然有很大的自主權,相當于主權國家,邦聯政府作出的決議需要各州同意。這種模式,不利于美國的發展,于是,美國人研究出來一個《聯邦憲法》,實現聯邦制。
2.獨立國家聯合體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等國簽署了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從名稱看,這就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聯合體,這個組織實際上是一個過渡組織,確保前蘇聯國家平穩過渡。獨立體成員國最多時,涵蓋了除波羅的海三國外所有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目前僅剩下九個國家,組織的作用也在削弱。
3.舊瑞士邦聯
瑞士的前身是舊瑞士邦聯,是由一些小邦組成的松散聯盟,后來,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瑞士聯邦。
4.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是最著名的邦聯之一。1815年,根據維也納會議的決議,成立了德意志邦聯,這是一個松散的聯盟,各邦國有自己的主權,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個主要邦國爭奪德意志的領導權。邦聯存在的價值就是團結德意志各邦國,讓德意志看起來是一個國家,但是一個諸侯并立的國家,很難統一起來。1866年,普奧戰爭后,邦聯開始瓦解,普魯士逐步完成了統一德意志的使命,奧地利則被排除出德意志的范疇,與匈牙利發展為二元的奧匈帝國。
5.塞內岡比亞邦聯
岡比亞像一只蚯蚓鉆入塞內加爾的腹地,把賽內加爾西部地區從中間分割開,區域聯系非常不便利。如果能夠把岡比亞合并進來,塞內加爾的版圖將徹底成為整體。1982年2月,兩國的確也聯合了,國名叫塞內岡比亞,這是一個邦聯制的國家,各自國家還是擁有主權,只不過設置了總統、副總統及其他聯合機構,1989年,邦聯解體了,解體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是兩個國家,而不是一個國家,利益分配不均衡,容易造成矛盾,時間長了,就面臨解體。
6.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聯合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后來,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以合眾的形式加入,共和國又改名為阿拉伯合眾國。這些國家的聯合,很顯然是由埃及主動的,其他國家不希望變成埃及人的附庸,隨著矛盾的加劇,逐步退出,到1961年年底,阿聯實際解體,不過埃及保留這個國號到1972年。
7.阿根廷邦聯
阿根廷獨立初期,實際上是以拉普拉塔聯合省形式存在的,后來各省被組成了沒有元首的邦聯,也就是阿根廷邦聯,后來形成了現代的阿根廷共和國。
8.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1836年,秘魯和玻利維亞組成松散的邦聯,由于鄰國的抵制,邦聯在1839年正式解散。
9.計劃中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
1991年8月,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確定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如果新聯盟條約得以簽署,蘇聯將變成一個邦聯制國家。由于蘇聯國內的變故,這個條約未能簽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也就沒有存在過。
歐盟、非盟、東盟和阿盟等區域組織也有邦聯性質,但其實質是組織,不是邦聯制國家。我國歷史上的東周時期,實際上和邦聯模式很接近。
相關話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