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下日耳曼和德意志的關系,這個比較簡單:
德國的德語詞匯是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其中Deutschland中文音譯為德意志蘭,我們所說的德意志就是從這個詞匯來的。
而德國的現代正規英文稱呼是Germany,Germany的早期音譯就是日耳曼。
所以日耳曼和德意志都是指的同一事物,只是一個是英語漢音譯一個是德語漢音譯。
至于說為什么Germany聽起來和日耳曼不沾邊,那是因為英語沒有一種標準發音。用我們便于理解的意思,就是英語沒有普通話。
英國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同樣的詞在它們國內不同地區的方言發音,也是存在很大區別的。而且隨著時間流逝,英語的發音變化也是很大的。最早接觸到Germany這個詞的我們先人們,聽到的英文發音近似于日耳曼,所以我們后世也就約定俗成的延用下來了。
普魯士和日耳曼(德意志)的關系就比較復雜了。
都知道日耳曼民族是德國的主體民族,現代德國的直系祖先是普魯士王國,而普魯士王國是由隸屬于神圣羅馬帝國(以下簡稱神羅)的霍亨索倫家族所創建的國家,按照歷史沿革來說現代德國也是神羅的傳承者。
可普魯士地區雖然是日耳曼人很早就征服的一個地區,但是在日耳曼人為主體的神羅歷史上,這一地區都不曾歸屬于神羅,而是長期被波蘭王國所控制。
1618年,隸屬于波蘭王國的普魯士公國(上圖中紅色地區,既東普魯士)大公阿爾伯特·腓特烈病逝,由于他無子而當時的波蘭王國禁止女子繼承領地,所以普魯士公國的大公之位由來自霍亨索倫家族的長女婿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
其后霍亨索倫家族掌握的勃蘭登堡伯爵領,與普魯士公國就此合并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在當時的歐洲非常特別,它的領土一部分屬于波蘭王國,一部分屬于神羅名下,這讓霍亨索倫家族有了很大的轉寰空間,得以擺脫了神羅對它的束縛,開始了家族崛起之路。
1660年,波蘭、瑞典承認了普魯士公國的獨立地位,這片霍亨索倫家族控制下的土地,正式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主體。
1701年,因為神羅皇帝不允許帝國內有王出現,因此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一世只得在普魯士稱王。所以歷史上的普魯士王國領土只包含普魯士地區,是勃蘭登堡-普魯士共主聯盟的一個組成部分。
后世普魯士國王之所以都會冠上腓特烈之名,正是為了強調自己是普魯士國王,并不是神羅皇帝的附庸。
一部普魯士崛起史,大半都是挖神羅墻角史,1806年神羅之所以會被拿破侖覆亡,普魯士的歷史功績也是很大的。神羅的滅亡也讓普魯士徹底擺脫了歷史枷鎖,可以放手進行統一日耳曼的行動了。
到了19世紀下半葉,經過三次戰爭,普魯士王國接連擊敗了自己統一日耳曼路上的三個大敵丹麥、奧地利、法國,完成了對日耳曼大部分地區的統一。統一了日耳曼大部分地區的普魯士王國,已經是神羅帝國名正言順的繼承者,因此與神羅沒有關聯的普魯士,顯然這時已經不再適用為統一的新國家的名稱了。
神羅帝國從1512年開始,它的名字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羅馬帝國。
所以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西南部的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儀式時,將新的國家名字定名為德意志民族的帝國(為了與神羅相區別,一般叫德意志第二帝國,簡稱德二),而新國家的元首稱為皇帝。
以上就是普魯士與日耳曼(德意志)的關系史。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