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結束,不少高中畢業生選擇在這個暑期學車考駕照。根據山東濟南交警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暑期濟南報名參加駕照考試的考生將有4.6萬人,其中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是報名主力軍。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各地駕校報名火熱背后,暗藏著“低價引流”“包過承諾”等陷阱,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非常容易“踩坑”。
我國進入汽車社會后,高考生利用“最長假期”報名學車,已成為普遍現象。各駕校自然不愿錯過這一賺錢機會,紛紛針對高考生推出各種廣告和優惠活動,如“2888元,從報名到拿證,所有費用全包”“45天拿證,不過全額退款”……面對這類十分誘人的廣告詞,某些高考生難免會心動,但如果相信這種宣傳掏錢報名學車,很可能掉進很大的“坑”里。
這類廣告擊中了兩種心理,一種是想省錢的心理,一種是穩拿證的心理。市場經驗早已證明,“低價”是屢試不爽的營銷利器。針對“考駕照越來越難”的說法,“包過”一詞則很有誘惑力。但如果有高考生被這類廣告釣上鉤,可能面臨很多風險和麻煩。因為駕校的培訓成本是相對固定的,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所謂“低價包過”的宣傳實為“誘餌”。
既然駕校不會做賠本買賣,所謂“低價”就是噱頭,當高考生上鉤后,然后再層層加碼、慢慢宰割。比如有高考生被廣告吸引報名后,駕校陸續以“考場模擬費”“考試服務費”等名目,要求他額外支付1300元。由此可見“低價”就是一個“坑”,高考生的實際學車成本并沒有降低甚至更高,只是某些駕校采取逐步收割方式,讓入坑者遭遇層層盤剝。
所謂“包過”可能是更大的“坑”。一種可能是騙局。眾所周知,如今駕考越來越嚴格,學員只有經過嚴格學習訓練才有望考試通過,駕校并不能“包過”,因為駕考是在駕考考試中心而不是在駕校,考官通常是由交警擔任而不是駕校人員,駕校憑什么包過?新聞中,有消費者因相信“代考駕照”被騙錢。高考生學車要想不被騙,不能相信駕校“包過”。
另一種可能是駕校作弊“包過”,對學員而言埋下安全隱患。在現實中,的確存在駕考“替考”和技術作弊等亂象,以實現“包過”的目的。比如之前有人以“科目四包過”為噱頭招攬學員,利用作弊設備傳輸答案。如果高考生相信“包過”,風險之一是,被發現后面臨取消成績、禁考等處罰;風險之二是,即便作弊拿到駕照,不排除變成“馬路殺手”。
由此可見,駕校所宣傳的“低價包過”,暗藏著多種“坑”,輕則考生面臨層層加碼、錢財被騙,重則是給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埋雷”。為避免發生錢財損失、車毀人亡的悲劇,高考生要遠離這類陷阱,家長也要對孩子起引導、把關等作用。駕校可以針對高考生推出優惠措施,但不能對涉世未深的學生玩“低價包過”的把戲,既不道德,也容易違法。
各地有關方面要為高考生扎堆學車當好“守夜人”。某地交通運輸部門最新發布的駕校投訴情況公告中,特別警示了“低價陷阱”。這種警示對高考生很及時很必要。輿論關注也是一種提醒。此外,各地有關部門還要對“低價包過”等宣傳順藤摸瓜進行明察暗訪,對凡是涉及虛假宣傳、坑蒙詐騙、駕考作弊等違法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嚴肅查處。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