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7日報道,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物種,這是一種在2億多年前于恐龍上空翱翔的飛行爬行動物。
2011年,這種古老爬行動物的下頜骨在亞利桑那州出土,但現代掃描技術如今揭示了其細節,表明它屬于一個科學界尚未發現的新物種。
由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將這種生物命名為Eotephradactylus mcintireae,意為“灰翼黎明女神”。這一命名參考了火山灰,正是火山灰幫助在古老的河床中保存了它的骨骼。
這一發現的相關細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種翼龍距今約2.09億年,目前被認為是北美洲發現的最早的翼龍。“三疊紀翼龍的骨骼細小、纖薄且常中空,因此在形成化石前就容易被破壞,”克利格曼博士解釋道。
這一發現地點位于石化森林國家公園內一片古老巖石構成的沙漠景觀中的一處化石層。2億多年前,這里曾是一條河床,沉積物層逐漸將骨骼、鱗片和其他當時生物的證據包裹并保存下來。這條河流流經盤古超級大陸的中心區域,該超級大陸由地球上所有的陸地匯聚而成。
翼龍下頜骨只是同一地點發現的一系列化石中的一部分,這些化石還包括骨骼、牙齒、魚鱗,甚至還有化石化的糞便(也稱為糞化石)。克利格曼博士說:“我們能夠在這些古老的河流沉積物中識別出翼龍骨骼,這表明在世界各地的三疊紀巖石中可能還存在其他類似的沉積物,其中也可能保存有翼龍骨骼。”
研究翼龍的牙齒也為了解這種海鷗大小的翼手龍可能以什么為食提供了線索。“它們的齒尖磨損程度異常高,”克利格曼博士解釋道,這表明這種翼龍以具有堅硬身體部位的生物為食。他告訴英媒,最可能的獵物是原始魚類,這些魚類身上覆蓋著骨質鱗片的鎧甲。
科學家表示,發現地點保存了距今2億年前一個生態系統的“快照”,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現已滅絕的動物群體,包括巨型兩棲動物和古老的裝甲鱷魚近親,與今天我們仍能認出的動物,如青蛙和烏龜,共同生活。
克利格曼博士說,這個化石層保存了2億年前一次進化“過渡”的證據。“我們看到后來繁盛的生物群體與那些未能挺過三疊紀的古老動物共同生活。像這樣的化石層使我們能夠證實所有這些動物確實曾共同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