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利桑那州一處偏遠的化石層中,史密森尼學會的一個團隊發掘出了有記錄以來最古老的翼龍化石以及一個完整的、超過2億年的化石生態系統。
在亞利桑那州石化林國家公園尋找哺乳動物的史前祖先時,一個由史密森尼學會領導的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一處意想不到的遺址:一個包含完整三疊紀生態系統的偏遠化石層。
除了1200件單獨的化石外,他們還發現了一種生活在2.09億年前的新翼龍物種。最近被命名的麥克英泰爾始翼神龍(Eotephradactylus mcintireae)是北美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的翼龍。其保存在骨骼中的牙齒,為古生物學家了解最早期的翼龍如何生活提供了驚人的洞見。
北美最古老翼龍體型如海鷗
麥克英泰爾始翼神龍的體型小到足以舒適地棲息在人的肩膀上。它可能不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翼龍,但作為北美最古老的翼龍,其影響可能遠超之前發現的任何翼龍。
其學名“灰翼黎明女神”意指發現地的火山灰、該物種在翼龍演化樹中靠近基干的位置,以及發現它的女性科學家蘇珊娜·麥克英泰爾(Suzanne McIntire)。麥克英泰爾知道,那布滿牙齒的下顎將使這種動物更容易被識別。
由于牙齒有磨損痕跡,研究團隊推斷該翼龍很可能以該地的魚類為食,因為他們在化石層中發現了許多身披鎧甲般鱗片的魚類化石。事實上,由古生物學家本·克里格曼(Ben Kligman)領導的團隊在現場發現的遠不止世界上最古老的翼龍。
在冒險穿越了棲息著響尾蛇和野馬的石化林崎嶇荒原后,他們發現了一個化石層,該化石層為他們生動呈現了這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包括巨型兩棲動物、身披甲胄的鱷魚近親、像青蛙這樣的“進化新秀”,甚至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海龜化石。
克里格曼說:“這個遺址記錄了向更現代陸地脊椎動物群落的過渡,在那里,我們看到后來在中生代繁盛的類群與這些未能活過三疊紀的更古老動物共存。像這樣的化石層使我們能夠確認所有這些動物確實曾共同生活過。”
三疊紀末大滅絕的瞬間快照
這個新發現的遺址填補了化石記錄中的一個空白:三疊紀末大滅絕(End-Triassic Extinction, ETE)。
大約2.015億年前,火山爆發導致盤古大陸分裂,并抹去了地球上75%的物種,為恐龍的崛起并統治地球鋪平了道路。這個新的化石層捕捉到了地球演化史上的這一關鍵時刻。這種翼龍很可能是歷史上最早飛上藍天的動物之一。
盡管年代極其久遠,但公園地質露頭 —— 貓頭鷹巖段(Owl Rock Member)的這些巖石卻是公園內最年輕的。它們因深藏在公園最偏遠的區域而研究最少,但可能包含新物種。史密森尼研究人員剛剛發現的這個化石層就做到了。
他們認為,很可能是一場洪水埋葬了這些生物,因為如此多的化石被集中埋藏在該地點。挖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根據新聞稿,他們用石膏包裹了包含化石的大塊周圍沉積物,并將其運回實驗室。
該團隊總共采集了一千多件單獨的化石,包括骨頭、牙齒、魚鱗和糞化石(即石化糞便)。總而言之,這個令人驚嘆的組合包含了16個不同的脊椎動物類群。
這只翼龍曾翱翔于一個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之上,那里有著辮狀河道,河道中生活著像淡水鯊魚、腔棘魚和古代兩棲動物等魚類,其中一些兩棲動物體長可達6英尺(約1.8米)。
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