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兵紛女聲”
7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暨協會婦聯成立大會在新疆農墾科學院舉行,來自新疆兵團各師市170余名優秀女科技工作者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木蘭·巾幗科創工作室”同步授牌成立。
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由兵團科協、兵團婦聯、新疆農墾科學院共同指導籌備成立,旨在引導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大潮中建功立業,綻放巾幗風采。首批會員超過200名,涵蓋新疆兵團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行業領域的女性科技人才。
“兵團女科技工作協會的成立,對廣大女性科技工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激勵。接下來,協會將凝聚廣大女科技工作者力量,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同時積極打造巾幗科技創新交流平臺,為兵團女性科技人才拓寬溝通渠道,主動服務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兵團女科技工作協會會長、新疆農墾科學院副研究員鄭炫說。
會上,與會代表聽取了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籌備工作情況報告,審議通過了《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及協會婦聯第一屆執行委員會。
兵團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姜淑霞表示,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的正式成立,同時為“木蘭·巾幗科創室”授牌,這是兵團婦女事業和兵團科技事業發展進程中值得銘記的一件大事、喜事,更是兵團婦聯團結凝聚、服務引領廣大女性科技人才,投身建設新時代繁榮兵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
據統計,兵團女性科技工作者占科技人才總數的近40%,在農業科技創新、醫療衛生服務、教育人才培養等領域貢獻了超過50%的基層技術推廣成果——她們是兵團科技事業的“半邊天”,卻曾因缺乏專屬平臺而面臨“單打獨斗”的困境。今天,協會的成立,正是回應了這份期待:它將為女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的橋梁”,讓分散的力量匯聚成“創新共同體”;它將筑起“成長的階梯”,為基層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培訓、資源和展示機會;它更會成為“溫暖的港灣”,傾聽我們的困惑、解決我們的難題、守護我們的夢想。
作為兵團女科技工作者,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兵之要事”,以“把兵團建設得更強大更繁榮”為己任,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兵團事業大局,把愛國情、報國志轉化為服務兵團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在科技創新中踐行初心使命;要聚焦新疆十大產業集群、兵團七大主導產業,圍繞農業節水增效、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數字技術應用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巾幗行動”,積極參與在“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中主動作為,推動巾幗科創成果轉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走出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走進工廠車間等地為兵團培養更多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在弘揚文明新風中發揮巾幗獨特作用,以杰出科學家為榜樣,傳承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和老兵精神,堅守學術道德,恪守科研誠信。要發揮女性在團隊協作、溝通協調方面的優勢,帶動更多女職工、女青年投身科技創新實踐。要關注基層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長,通過“傳幫帶”方式,幫助她們提升能力、拓寬視野,讓更多“她力量”在兵團科技戰線嶄露頭角;要傳承優良家風,在家庭中涵養科學素養,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綠色的生活理念,以“小家”文明支撐“大家”新風。
此外,“木蘭·巾幗科創室”作為兵團婦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旨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激勵更多的婦女投身科技創新實踐。“木蘭·巾幗科創室”要成為:技術攻堅的“橋頭堡”, 傳承精神的“示范點”,交流協作的“樞紐站”,巾幗建功的“展示窗”,講好巾幗創新故事,激勵更多婦女和青少年崇尚科學、追求創新。
下一步,兵團女科技工作者協會作為女科技工作者團結引領的“主心骨”、成長成才的“加速器”、排憂解難的“暖心橋”、服務兵團的“智囊團”,要加強與女科技工作者的聯系溝通,持續關心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長進步,激勵廣大女性科技工作者深化科技創新,多措并舉為女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創新創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為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會后,與會代表參觀兵團軍墾博物館、八師石河子市一四三團等地,實地學習兵團屯墾戍邊歷史,調研特色農業設施及科研成果。
▌本文來源:中國婦女報
編輯/王萌 責編/曹藝丹 張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