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屆白玉蘭最出圈的,是一眾女星的淚水。
蔣欣獲得最佳女配,頒獎嘉賓關曉彤當場哭成淚人,臺下的宋佳也眼含熱淚。隨后,宋佳二封最佳女主,后座的閆妮大笑著遞上一束棉花,宋佳發(fā)言時,鏡頭一掃,拍到哭得難以自抑的鐘楚曦。
相同的淚水,在不同的眼眶中打轉。毫不掩飾的笑意,在每一張臉上浮現。身處其中的女星,不把對手的成功視為自己的失敗,真摯地為對方喝彩,甚至比當事人更快流下淚來。
這樣的場景,與人們心中 " 頒獎典禮堪比宮斗劇 " 的印象并不相稱。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女明星之間的關系總是充滿非議,隨便一搜,善妒、拉踩、心機深、誰紅跟誰玩、塑料姐妹花 …… 各種煞有其事的 " 定論 " 便溢出屏幕。
而這屆白玉蘭獎頒獎現場,淚水引發(fā)的強烈共振,像一句擲地有聲的反問——
事情真是如此嗎?女人間的友誼,到底被誤解了多久?
" 塑料閨蜜情 "
" 興風作浪的閨蜜 "
" 一聲姐妹一聲仇 "
" 意大利版《七月與安生》"
這是《我的天才女友》原版引進時,某中文平臺打出的宣傳語。
《我的天才女友》中文版劇宣海報
《我的天才女友》原作,寫盡女性友誼與命運糾纏,在全球擁有幾千萬讀者,被翻譯成近 50 種語言,堪稱史詩。
在小說中,莉拉與萊農的友誼貫穿了一生——她們彼此較勁、彼此攙扶,在愛與恨、嫉妒與理解之間反復游走。
這樣一部傳奇,卻被處理成了又一出姐妹互撕的鬧劇,被解讀為 " 塑料閨蜜情 "。
這并不令人意外。畢竟,我們看過的影視劇,幾乎都是照著相同的模板刻出來的——
《小時代》用四部電影的篇幅,將 " 撕 X" 一詞具象化。南湘往顧里頭上潑紅酒、送上 " 發(fā)爛發(fā)臭 " 祝福的名場面,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梗,不斷被翻拍和二創(chuàng)。
電影《小時代 2》
《七月與安生》作為一個形容詞,出現在《我的天才女友》劇宣海報上。而這部電影本身也將 " 二女搶一男 " 的閨蜜決裂演繹到極致。
七月在浴室中,用花灑的水澆透安生,質問從不穿內衣的安生怎么換風格了," 家明不喜歡這樣的 ",而后扯出自己的內衣," 家明就喜歡這樣土的。"
電影《七月與安生》
爭男人、斗小三和閨蜜扯頭花的宮心計,時時刻刻在影視劇中上演。仿佛女性之間的關系,總要通過爭吵、背叛與反目,才能夠成立。
虛構的戲尚且如此,戲外的現實更是硝煙彌漫。
飾演七月與安生的馬思純和周冬雨,在戲外依然不得安生。
2016 年,馬思純和周冬雨憑《七月與安生》,成為金 · 馬獎史上唯一一對 " 雙黃蛋 " 影后。
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周冬雨說自己家里沒有一個人是做電影的,所以這次獲獎特別光宗耀祖。此話一出,便成了她 " 內涵 " 馬思純的證據——要知道,馬思純的小姨蔣雯麗是知名演員,周冬雨說的話,經過一番轉譯后,成了 " 暗指馬思純獲獎是靠人脈 " 的嘲諷。
事情還沒完。輪到馬思純發(fā)表感言時,周冬雨 " 滿臉不屑 " 的小表情又被鏡頭捕捉、放大,進一步坐實她 " 見不得姐妹好 " 的心思。
第 53 屆金 · 馬獎頒獎典禮
在爭奇斗艷的娛樂圈中,兩個女人同時出現,似乎就是通向某場鬧劇的開端——
她們愛比美。
為了宣傳新劇而一起走上紅毯的周也和胡連馨,兩人僅僅只是站在一起、各擺各的造型,就被納入 " 女明星紅毯斗法 " 合集,并搭配上 " 兩個人明爭暗斗的樣子,嚇得身邊的兩位男嘉賓趕緊躲開了 " 的解說。
她們常嫉妒。
《熱辣滾燙》的首映禮上,張小斐看向賈玲的眼神,有近兩萬人覺得其中 " 帶著嫉妒,心機很深 "。
她們很虛偽。
年初的一場頒獎禮上,鐘楚曦曾為獲獎的宋佳流淚,被指 " 是不是有點演過頭了 "。
哭了,是虛情假意;笑了,是暗藏心機。
2020 年金鷹節(jié)頒獎典禮上,在趙麗穎頒獎時,鏡頭捕捉到宋茜 " 一秒轉換三個表情 " 的瞬間,她露出的笑容,被理解為 " 撇嘴冷臉之后的表情管理 "。
" 女明星 " 三個字,仿佛天然地與友誼相斥。彼此友好是營業(yè)出的假象,但凡同框,就是水火不容的修羅場。
名利場之外,普通女性間的友誼,也同樣受人詬病。" 閨蜜 " 的危險性,和 " 防火防盜 " 并列;" 五個女人六個群 " 的說法,被頻頻提及。
這不禁令人心生困惑——
為什么女性之間的關系,總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輕視和貶低,甚至是詆毀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 女人 " 都被認為是 " 友誼 " 的反義詞。
古希臘時代的人們認為,女性 " 在生理上不適合建立最高級別的友誼 ",只有男性才有足夠的情感和智力,能發(fā)展和維持這種有意義的關系。
基于同樣的邏輯,尼采說," 女人無法勝任友誼。"
蒙田在《論友誼》中把友誼的重要性寫得天花亂墜,然后話鋒一轉,指出 " 女性的靈魂無法承受如此緊密且持久關系的壓力 "。
漸漸地,明爭暗斗、爭風吃醋和不夠忠貞的標簽,和女性友誼緊密聯系到一起。關于女性友誼的負面定義,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豐富。
表示女性好友關系的 " 閨蜜 ",淪為了一個貶義詞,和易碎、虛假的 " 塑料 " 綁定在一起。
綜藝《脫口秀大會》
原本被用于形容親密的女性朋友之間的 "gossip",轉變?yōu)橐粋€表示背后誹謗、挑撥離間的詞。
除了將負面含義強加在表達女性友誼的詞語之上,人們還發(fā)明出新的詞匯,專門指代女人之間的矛盾與戰(zhàn)爭——在中文世界,是 " 撕 X";在英文世界,是 "cat fight"。
使用新詞的過程,也是強化刻板印象的過程。" 撕 " 的范圍不斷擴大,以至于兩個女人待在一起,就會給人一種馬上要撕起來的感覺。
馬思純和周冬雨之間的互黑互懟,不管情境如何、內容如何,往往會被簡化為 " 互撕 " 和 " 背刺 " ——點開一看," 互撕 " 具體指的是,周冬雨說馬思純胖,馬思純說周冬雨矮。
有無數個放大鏡,在尋找她們疏遠、決裂的痕跡。于是,詭異的一幕出現了——身為女明星,你需要向別人解釋和證明,自己和另一個女明星之間,存在貨真價實的友誼。
綜藝《吐槽大會》
然而,對女性友誼的打壓,并不止于語言層面的污名化。回到現實中,女性在建立和維系深厚友誼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種種障礙。
上野千鶴子在《厭女》一書中,指出從前的女性之間難以建立友誼的根源:" 在男性同性社會性欲望支配的社會中,女人之間的友情在‘原理’上是不成立的。因為,所有的女人,都為尋求向男人的歸屬而互為潛在的競爭對手。"
這一結構性邏輯,常常投射到女性的日常互動中。多年前,關曉彤在《快樂大本營》中的 電視劇《我不能戀愛的理由》 女性之間的情誼難以建立,也不被信任。演員王鷗曾無奈地說起,許多人總是習慣性把女演員之間的行業(yè)競爭關系視為 " 宮斗 ",進而得出 " 娛樂圈沒有真友誼 " 的結論。 在傳統的敘事中,愛情、競爭、利益和嫉妒,都會讓女性友誼死無葬身之地。 但一種偏見無法蒙蔽所有人。人們漸漸發(fā)覺,這似乎有些不對勁—— 競爭和嫉妒是人的本性,普遍存在于所有關系之中,為什么要單獨拎出一個 " 女 " 字來強調?就連 " 嫉妒 " 兩個字中,都藏著兩個女人。 如果說,閨蜜是塑料的,友誼是虛假的,那么又該如何解釋,為什么自己親歷的現實和被告知的狀況,似乎并不一致? 今年五月,相識十年,同時也在網友口中絕交了十年的周冬雨和馬思純,再次合體,在海邊一起拍攝雜志封面。 馬思純形容周冬雨是一種 " 看起來非常開心,但底色有一點點悲涼 " 的心情。周冬雨形容馬思純是現在的阿那亞,很清冷但又很舒爽,看上去冷冷的,但是有陽光。 兩個人互為彼此的鏡像,在這些年間,她們卡點為對方慶生,一起吃飯,一起爬山,一起看電影,一起在海外逛街。 初遇的那幾年,馬思純的微博 " 不是廣告就是周冬雨 ";特別討厭和別人一起睡的周冬雨,可以和馬思純蓋同一張被子。十年過去,她們的臉仍然親昵地貼在一起,一如年少模樣,無懼外界的流言和中傷。 馬思純、周冬雨相識十年的紀念微博 現在回頭看,頒獎典禮上的 " 暗諷 "、紅毯上的 " 斗法 ",分明是莫須有的罪名。普普通通的一句話,能被捕風捉影出一百種深意。 然而,女性們并沒有被互相傷害的敘事框死,甚至開始主動拆除那套被強制安排的 " 雌競劇本 "。 2023 年的 GQ 年度盛典上,有一個明星共同乘船巡游的環(huán)節(jié),這讓工作人員頭痛不已—— 93 位藝人,26 艘船,每艘船最多坐 5 人,最少坐 2 位,該如何排列組合?咖位的高低、關系的親疏,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出人意料的是,女明星之間,遠遠沒有傳聞中那般競爭激烈。有工作人員透露,當時甚至有女藝人主動提出," 我們不搞雌競。" 這份松弛,使盛典變得尤為好看。同為 "85 花 " 的楊冪和 而在更廣闊的文化表達中,女性之間的關系,也正悄悄發(fā)生著轉變。 當被問及喜歡女性身份的哪個部分時,許多女性首先提到的事情,是友誼。 比起互踩、背叛和反目成仇,我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真實、溫情而復雜的女性友誼走上熒幕—— 《小巷人家》中的宋瑩與黃玲,在小巷生活的日常中,彼此照應,攜手面對中年的挑戰(zhàn)。 《我的天才女友》中的莉拉和萊農,你追我趕地糾纏了一生。而莉拉在被丈夫家暴后,對萊農說的第一句話是," 無論發(fā)生什么,你都要繼續(xù)讀書,你必須一直讀下去。你是我的天才女友,你比任何人都要厲害。" 電視劇《我的天才女友》 《浪姐》的衍生綜藝《中國有滋味》,湊齊一群女人,卻沒有上演人們想象中的興風作浪、暗自攀比的戲碼。龔琳娜玩了好幾期,一直沒有贏過,覺得會不會顯得自己很笨,而幾乎穩(wěn)贏的陳嘉樺卻故意輸給龔琳娜," 因為我想讓你贏。" 她們競爭,但又不只是競爭——沒有像傳言中那樣心懷鬼胎、斗個你死我活,也沒有偉光正得如同一個神話,不帶一絲瑕疵。 她們是真實的人,有真實的感情,而這些 " 真實 " 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對于虛構出的污名的回擊。 白玉蘭頒獎典禮那天,閆妮被告知," 今天化的妝不能大笑。" 一轉眼,她就在宋佳獲獎的瞬間,笑到五官模糊。 七度提名 " 最佳女主 " 的閆妮,今年再次陪跑,但她沒有沉浸在自己落選的失意中,而是在宋佳還沒反應過來時,率先把手中的花遞給對方,以示祝賀。 沒得獎的閆妮笑了,早在 19 歲就摘得最佳女配的關曉彤,反而哭了—— 作為頒獎嘉賓,她在念出本屆最佳女配得主蔣欣的名字時,哭成淚人。 無獨有偶,和關曉彤一樣哭到失去表情管理的,還有得知宋佳獲獎時的鐘楚曦。 2025 年白玉蘭獎頒獎典禮現場 過去,人們總是急著用 " 搶戲 " 去解釋這些意外的淚水。但現在,我們無法不去相信:她們真的為對方高興,真的被彼此打動,真的在那個瞬間,為一個自己真切地明白其經歷的人,送上祝福。 鐘楚曦哭了,《好東西》的緣分使她擁有了好朋友,而她認為這位朋友的精彩演繹,配得上最佳女主的獎杯。 閆妮笑了, 即便這一次她和宋佳是明面上的競爭對手,花落誰家,另一家就要一場空。但這又有什么關系? 女性的友誼,建立在女性間的共同命運之上。當一位女性站在領獎臺上,她必定不會只是孤身一人站在臺上,就不會只為自己說話—— 宋佳說," 我們選擇站在這里,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年輕漂亮,不是因為我們把事業(yè)、家庭平衡得很好,也不是因為我們穿了新一季漂亮的衣服,而是因為我們有創(chuàng)作的能力,我們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我們有能力成就一個角色。" 白玉蘭 " 視后 " 宋佳獲獎發(fā)言 這是本屆白玉蘭最動人的一幕。 人們眼中的淚光匯聚著星河,鐘楚曦更是連發(fā)了十幾個感嘆號,來表達這一刻的激動。 有網友評論道," 這才是女性和女性之間該有的樣子。" 另一位網友回復," 這是女性和女性之間本來就有的樣子。" 是的,宋佳在頒獎典禮上收獲的愛與認可,其實早已存在,并且一直存在。 時間回到幾年前,彼時的宋佳在微博上寫道: " 女生啊永遠要愛女生,因為女生啊都會更愛女生。" " 我愛許茹蕓,我愛倪妮,我愛周迅,我愛小 S,我愛殷桃,我愛春夏,我愛郭柯宇,我愛熱依扎,我愛的其實都表白過。今天還是覺得要表白,因為,表白永遠要表白。" 她從不吝于表達喜愛,也不羞于向女性發(fā)出贊美。 而這一次,愛意流轉,又回到了她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