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工人在工匠學院里學習。通訊員/供
擰螺栓的方向要統一、墊片的厚度要一致、泵機和電機連接時偏差不能超過0.08毫米……實訓基地內,浙江省特級技師陳輝,正手把手將30年的技術經驗傳授給徒弟;得益于培訓講師的理論支撐,“浙江工匠”雷偉清成功攻克鎳基封筒焊接的技術難題,將鎳基對接封筒焊接的合格率提升至98.5%……
讓人才賦能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作為寧波市綠色石化行業重地,鎮海依托工匠學院建設,正逐漸將這句口號化為現實。2024年,鎮海區高技能勞動者在技能勞動者中的占比超35%,居寧波市前列,創新指數進步排名居浙江省第一。
不一樣的學技體驗
回憶起入職鎮海石化建安的5年,鉗工任濤濤可謂收獲頗豐——參與多項產品創新改造、斬獲全國行業技能競賽冠軍,去年還將“寧波市技術能手”稱號納入囊中。這,與工匠學院的培養密不可分。
此前,任濤濤曾在其他企業就職,雖然同樣有師傅帶教,但學習體驗卻截然不同?!爸暗慕涷灦嗍强繒r間積累,沒有系統性學習過鉗工的理論和技術?!彼f,進入“東鼎”后才發現,原來技術還能這么學。
任濤濤口中的“東鼎”,正是東鼎工匠學院。由當地工會牽頭推進落地的這所全國首家綠色石化全產業鏈工匠學院,已為近百萬人次提供線上線下培訓,培育出省級工匠17人,市級工匠28人。
一所工匠學院,如何為人才創新賦能?
一張安排合理的“課程表”便是答案——兩周集中培訓安全生產知識;一個月脫產學習理論和技術;為期兩年的“師徒合同”還規定了每個月的學習目標和內容。浙江省特級技師、東鼎工匠學院老師陳輝告訴記者,按照這套方案,新人只需兩三年便可具備中修到主修的能力。
陳輝為行業新人授課。通訊員/供
此外,自主開發的課程和涵蓋8大工種的實訓基地也讓新人少走彎路。目前工匠學院已開發2600余門課程,涵蓋綠色石化全產業鏈的培訓。
“課程、教材、試題都由一線人員開發,光一個基建運維測量,就整理了4套方法。”陳輝說,與實際生產貼合的實訓場地,也能讓新人在正式上崗前,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流程。
在工匠學院的“加持”下,寧波綠色石化行業喜獲不少能工巧匠。以石化建安為例,創新成果的產出量上漲約16%,由青年人才主導的成果占比達34%。這些成果不僅為企業縮短了30%-65%的工期,每年還能節省200余萬元的人工成本。
“扎實的基礎是創新的前提,工匠學院完備的培訓恰好能為人才充能,為新想法、新靈感落地提供保障,進而推動行業整體發展。”陳輝說。
老師傅的二次發展
當新人們因工匠學院收獲成長時,老師傅們也從中獲益匪淺。擁有19年焊工經驗的雷偉清對此感受頗深。
作為企業里的技術“扛把子”,雷偉清常被委以攻堅重任,鎳基封筒焊接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這一環節往往在工期收尾階段,留給技術人員的操作時間僅幾個小時,且該技術要求一次成型,一旦失敗,返工維修會為企業帶來巨額損失。
工匠學院為職工授課,解決工作難題。通訊員/供
該怎么辦?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后,雷偉清想到了工匠學院?!肮そ硨W院的老師多是工程師,我跟他們一說問題,他們立即為我提供了指導。”
在理論與技術的雙重加持下,雷偉清帶隊研發出用氮氣先置換再充氬氣的方法,有效解決了充氬不均導致返場重修的問題,“現在哪怕是新手,也能保證焊接成功率?!?/p>
為了激發更多“雷偉清”的創新活力,工匠學院建設起包含260余名專兼職教師的培訓隊伍和12個技術管理團隊,為職工工作提供支持。此外,利用晚間、周末等業余時間,工匠學院還開設技能提升課程,專門幫助有需求的職工精進技能。從新設備、新技術,到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只要職工“點單”,工匠學院均可奉上指導講解。
在如此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創新實踐在行業涌現——敲擊扳手快拆拉繩、動力中心汽輪機高壓汽封拆裝工具、安全閥背壓試壓工裝……這也為一線生產帶來諸多便利?!皠撔滦枰碚撆c實操的雙重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工匠學院提供的理論支持,光靠技術人員,很難取得如此多的創新成果。”雷偉清說。
如今,雷偉清也加入教師行列。將自己的技術經驗和創新成果傳授給更多年輕人的同時,也從他們身上汲取到新的靈感,“年輕人腦子活,接觸的東西也新,和他們多聊聊,能給我的工作帶來不一樣的啟發!”他說。
來源:甬派客戶端 記者李睿清 通訊員 王愷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