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曦望”興研突擊隊(通訊員 冼亮)?
支教的第二天,節奏緊湊卻充實,每一項任務都像一顆飽滿的音符,串聯起我對 “百千萬工程” 支教工作的深刻理解。?
清晨的陽光剛爬上教學樓的檐角,揭牌儀式的現場已整裝待發。作為主持人,我攥著反復修改過的手稿,指尖微微出汗。當看到村民們帶著小板凳陸續趕來,孩子們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列隊站好,突然明白了這場儀式的分量 —— 它不僅是項目落地的標志,更是鄉村對教育的殷切期盼?!罢埜魑活I導為“曦望”突擊隊揭牌!” 隨著我清晰的報幕,紅綢落下的瞬間,掌聲與孩子們的歡呼交織在一起。那一刻,主持詞里的 “責任” 二字有了具象的溫度。?
午后的廚房飄著柴火的香氣。接過老鄉遞來的菜籃子,青椒還帶著晨露的濕意,土豆滾圓飽滿。我和隊友們分工擇菜、生火,鐵鍋與木柴碰撞的聲響里,藏著最樸素的煙火氣。切菜時不小心切到指甲,旁邊的阿姨立刻拉過我的手用碘伏擦拭,粗糙的掌心帶著暖意。當一大鍋熱氣騰騰的西紅柿炒蛋端上桌,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的模樣,忽然懂得:支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用一餐一飯的陪伴,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下午的備課時光浸在吉他弦的震顫里。攤開吉他初學課的 PPT 草稿,腦海里不斷閃現孩子們好奇的眼神。我反復調整琴弦示意圖的色彩,把 “空弦音” 改成 “吉他的小哨子”,在備注欄里寫滿互動游戲的點子。隊友探頭笑我:“一節入門課而已,用得著這么較真?” 可我知道,對從未接觸過樂器的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他們第一次觸摸藝術的契機,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馬虎。當最后一頁 “下節課見” 的動畫設置完成,夕陽正透過窗欞,在琴箱上投下溫暖的光斑。?
夜幕降臨時,宣傳組的工作群開始閃爍消息提示。作為組長之一,我和組員們對著白天拍攝的素材逐幀篩選:揭牌儀式上老校長顫抖的雙手、廚房灶臺邊隊友沾著面粉的笑臉、備課間隙隨手拍下的晚霞…… 我們分工撰寫推文、剪輯短視頻,鍵盤敲擊聲與窗外的蟲鳴形成奇妙的和聲。當預覽版推文發出時,天邊的星子已綴滿夜空,屏幕上跳動的文字與圖片,是我們為這片土地留下的成長印記。?
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天,從晨光中的主持臺到深夜的電腦前,身份在切換,初心卻始終清晰。支教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在付出中收獲感動,在責任里遇見成長。明天的朝陽升起時,又會有新的故事等待我們書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