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2025年之后,國內經濟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一邊是貨幣超發嚴重。央行數據顯示,4月末M2余額約325萬億元。M2規模是GDP的2倍。另一邊是整個社會都缺錢——政府沒錢、企業缺錢、老百姓捂緊錢包。這主要是超發的貨幣在金融體系內空轉,沒有流向社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國內各類市場缺乏信心,而信心的恢復需要較長時間。
事實上,在社會各界都缺錢的情況之下,已經出現了5個明顯的變化。它們分別是:①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避風港”;②買房的人越來越少;③喜歡把錢存銀行的人越來越多;④消費降級越來越嚴重;⑤結婚和生育率在持續下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變化一: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避風港”
近年來,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避風港”。像黑龍江省已經明確,在未來5年內,每年削減20%的編外人員。此外,還有多地財政吃緊,開始降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未來機關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出現松動已成定局。這主要原因是,受到土地財政收入減少的影響,各地財政收入明顯下降。而政府在缺錢的情況之下,只能打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鐵飯碗”。
變化二:買房的人越來越少
現如今,各種救市政策利好消息不斷,比如取消限購、銀行下調房貸利率等。但是,買房的人還是越來越少。這一方面是,房價長期下跌,二手房掛牌量創出新高,很多購房者都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現在很多老百姓收入下降,支撐不起當前的高房價。正是因為,老百姓手里沒錢,而且也不看好未來的房價走勢。所以才會出現買房的人越來越少的情況。
變化三:喜歡把錢存銀行的人越來越多
近年來,存款利率也出現了怪現象:一方面存款利率是越來越低,甚至創下歷史新低。而另一方面喜歡把錢存銀行的人越來越多。資料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居民新增存款9.22萬億元。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存錢是為了應對失業、疾病等不時之需。此外,現在儲戶們都不敢輕易花錢,以及隨便投資。而存錢是普通人對抗不確定性,以及規避投資風險的絕佳途徑。
變化四:居民消費出現“降級”
在進入到2025年之后,國內居民消費開始降級,主要是中高檔商品都賣不動了。比如,房子、汽車、小家電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像餐飲、窮游、電影娛樂等消費需求激增。主要原因是,多數老百姓收入增長放緩或減少,只能減少對中高檔商品的需求,并把消費重點放在低端消費市場。事實上,在缺錢的情況下,國內居民消費“降級”在在所難免。
變化五:結婚、生育率斷崖式下跌
現如今,結婚、生育率出現斷崖式下跌,2025年一季度,全國結婚登記數僅181萬對,同比暴跌15.9萬對,創下1979年以來的最低紀錄。與此同時,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出生人口僅為195萬,環比下降8.7%,創下近10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而導致結婚、生育率斷崖式下跌的原因是:①彩禮錢、結婚費用過高;②房價過高;③養育孩子的成本過高。而以上這幾個不結婚、不生育的情況,說到底還是年輕人沒錢結婚生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