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夏朝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文獻中。周人自稱是夏朝的忠實盟友,在夏朝滅亡后,他們與夏人一起逃亡至西北的狄戎地區,尋求庇護。
商湯推翻夏朝的功績無疑是歷史中的一項偉大成就,后人祭祀商湯時,理應表達對他的尊敬與紀念,可能通過追憶祖先的功業,或以展示自己的強大軍力來震懾小人。在甲骨文中,我們理應能找到對“夏朝”的提及。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甲骨文中并未直接記載“夏朝”,而周人卻明確知道夏朝的存在,并在史書中提到它。這是否意味著周人編造了一個不存在的夏朝,還是有更深的原因呢?
其實,甲骨文沒有直接提到“夏朝”,并不意味著商朝人完全沒有記載夏朝或未曾聽說過它。在甲骨文中,實際上存在一些記錄,這些記錄高度懷疑與夏朝相關,并且能夠與歷史文獻中的記載相印證。
要解答這一謎題,首先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夏”到底是夏朝的自稱,還是他國的稱呼?
雖然甲骨文中確實有“夏”字的出現,但它通常是作為姓氏出現,而并非用來指代“夏朝”這個政權。因此,現有的考古發現并未顯示甲骨文中有直接提到“夏朝”的記載。
但這并不意味著夏朝根本不存在。商朝人如何稱呼夏政權呢?商人自稱“商”,而周人則有時稱其為“商”,有時則稱其為“殷”。這一現象引發了一個問題,夏人如何自稱?而周人與商人又是如何稱呼夏政權的呢?兩者是否一致?
從文獻記載來看,周人有幾種方式來稱呼夏朝。除了直接稱為“夏”,還提到過“西邑夏”,以及一個隱含的、有爭議的稱呼——“土方”或“下土方”。雖然甲骨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夏朝”,但我們卻可以找到與周人對“夏政權”的類似記載,以下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1. 史書記載的“西邑夏”,與甲骨文中提到的“西邑”
在甲骨文中,提到過一個名為“西邑”的地方,商王們多次擔心西邑的鬼怪會作祟,影響國家的安寧,因此不斷進行祭祀活動。那么,為什么商王如此懼怕西邑的鬼怪呢?從 常理來看,西邑應該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強大政權,可能商朝的祖先曾在與其的交往中犯下過大錯,才導致這種“鬼祟”之說。如果西邑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政權,商朝完全可以不予理會。
從歷史文獻來看,夏朝的都城就被稱為“西邑”。《尚書》有記載提到,“惟尹(伊尹,商朝的宰相)躬先見于西邑夏”,而清華簡《尹浩》則記錄“惟尹既及湯(商湯)咸有一德。尹念天之敗西邑夏”。結合商王對“西邑”的恐懼,似乎可以推測,滅掉夏朝的這段歷史可能讓他們心有余悸,才會在祭祀中反復提及西邑。
從地理上來看,商族起初位于石家莊一帶,隨后逐漸向南擴展,逼近了河洛地區,而這個區域恰好位于夏族的東部。西邑的地理位置也與夏朝都城的特征非常吻合。
遺憾的是,甲骨文雖然提到“西邑”,卻沒有明確加上“夏”字,所以我們無法確定“西邑”是否就是夏朝的都城。
2. 史書記載的“禹敷下土方”,與甲骨文中的“土方”
《詩經》中有詩句提到“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尚書》也提到“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其中的“下土方”一詞值得深思,它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下到‘土方’這個國家”;另一種是指“下土方”作為一個地方名。
我們或許更傾向于第二種解釋。《尚書》中提到:“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于下地。”天帝位于上天,而人類的居所位于“下地”,因此“下土方”可能是一種威嚴的說法,表明天帝在上,大禹則為下土的主宰。
在甲骨文中,“土方”被描述為商王武丁時期的敵國之一,記錄中提到“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和“共人五千伐土方”,武丁最終征服了土方,并在卜辭中記載“王省土方”。若“帝釐下土方”意指“下到‘土方’”,那么它顯然與甲骨文中的“土方”相符,可能表明“土方”就是夏朝的殘余。然而,如果“下土方”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名出現,甲骨文中的“土方”又該如何解釋呢?
從地理位置來看,“土方”可能位于今天山西北部的朔州一帶,或是河套地區。如果二里頭遺址確實是夏朝的都城,那么商湯推翻夏朝時,夏人的殘余很可能沿黃河向北逃跑。而“下土方”一名可能體現了夏朝自認為自己是“下土”之主的心態,但商朝人未必認可這一點,尤其是在商湯滅夏之后,他們可能將其稱為“土方”,以示輕視。
周人自認為自己是夏朝的繼承者,而“夏”字本身具有“大”的含義,也與“下”字發音相近。或許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周人誤將“下土”稱作了“夏”,此時的“夏”可能僅僅是指一個強大的國家。
綜上所述,雖然甲骨文中沒有明確出現“夏朝”這一名稱,但這并不代表夏朝就不存在。商朝的記錄可能稱呼夏朝為“西邑”或“土方”,而周朝則可能依據自己的理解,稱之為“夏”。對于這一問題的真相,仍需通過更多的考古發現和文獻研究來揭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