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冒煙的秸稈堆,藏著農民說不出的委屈。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秸稈是寶不是草。做飯燒秸稈,喂牛用麥草,蓋房搭草垛,誰舍得燒?
后來聯合收割機普及,麥茬留得高,不燒難下種。
燒煤用電多了,秸稈沒處用,地里堆成山。有人覺得燒了省事,其實累得直跺腳。焚燒時得守著,掃帚鐵锨不離手,火苗亂竄心發慌。
燒完地里黑乎乎,下田干活腿上臉上全是灰,刺癢得難受。蒼蠅也跟著湊熱鬧,草帽灶臺爬滿了,趕都趕不走。
都說燒秸稈增肥力,可草木灰那點肥,抵不過土壤變瘦快。現在秸稈粉碎還田,深耕進土里,肥力慢慢攢。
沒還田的秸稈,三輪四輪拉出去堆漚,沒多少活計。
有人抱怨禁燒麻煩,可和過去比,現在種地輕松多了。以前割麥用鐮刀,架子車拉到場,石磙碾壓揚場,累得直不起腰。
現在收割機一響,一小時收完,麥子拉走就賣錢,哪有過去苦?
老輩人聽了現在的抱怨,怕是要苦笑:這算啥難?
可為啥還有人偷著燒?
秸稈沒處用是大問題。造紙廠不用了,草垛子不讓堆,秸稈成了累贅。
秸稈還田要花錢,一畝地多掏五六十,農民心疼。專家說還田好,可專家不種地,農民心里犯嘀咕。
禁燒和焚燒,到底哪個利大?
得看科學咋說。
有研究說焚燒污染大,也有說禁燒后病蟲害多,農藥用得勤。政策松口了,發病稻田允許有條件燒,這是好事。
秸稈利用渠道得拓寬,造紙、飼料、燃料,多找幾條路。
老話說“秸稈是個寶,燒了就沒了”,現在這話聽著扎心。到底咋處理?
得聽農民的,也得信科學的。過兩天村里大喇叭又要喊禁燒,農民心里的賬,該好好算算了。
關注咱農民的難處,秸稈問題才能真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