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 1
金黃的麥粒
夏至的陽光格外慷慨,將最飽滿的光熱傾灑在這方曬場上。場邊幾株老槐樹投下斑駁的陰涼,樹影里歇著幾把榆木锨。
新收的麥粒鋪展開來,像一匹金黃的綢緞,在微風中輕輕顫動。每一粒麥子都裹著陽光織就的外衣,閃爍著綢緞般的光澤。
晨露未晞時,農人們便開始翻動麥粒。榆木锨揚起時,麥粒在空中劃出一道金色的弧線,又簌簌落下,似金色的珠簾垂落。
麥粒相互碰撞,發出細碎的聲響,起初是零星的幾個音符,漸漸連成調子。
這調子讓人想起村里老人哼唱的農謠,雖不悠揚,卻自有一種韻律,與遠處的蟬鳴應和著,譜成了夏至特有的樂章。
我蹲下身,將耳朵貼近這些歌唱的麥粒。它們的聲音不是從一處發出,而是整個曬場在輕輕震顫。
有的清脆如鈴,是年輕麥粒的歡唱;有的沉郁若遠雷,是飽經風霜的老麥在低吟。陽光愈烈,它們的歌聲便愈發熱烈,應和著曬場邊的歡聲。
歌聲里沁著陽光香,藏著泥土的記憶,也孕育著它們即將開始的旅程。
不久后,它們將走進磨坊,變成雪白的面粉。但此刻,它們只是盡情歌唱,用最純粹的聲音歌唱。
PART 02
曬場上的歌聲
日頭漸漸收起鋒芒。曬場上的人少了,只有張老漢還在翻動麥粒。
我遞給他一壺涼茶,他仰頭飲下,喉結隨著吞咽上下滑動,與麥粒的歌聲奇妙地呼應。
天邊的云霞染上金紅時,麥粒的歌聲漸漸低緩。張老漢開始將麥粒堆成小山,金色的波浪在他手下起伏。
幾只麻雀從槐樹上飛下來,小心翼翼地落在麥堆邊緣。
那只最膽大的灰麻雀偏著腦袋,晶亮的眼眸盯著麥粒,時不時啄食一下,發出輕微的嗒聲,像給麥粒的歌打著拍子。
夕陽將最后一縷金暉收起,星星悄悄爬上天幕。曬場上的麥粒蓋上了草簾,它們的歌聲化作了溫柔的絮語。
我躺在曬場邊的草垛上,聽見晚風拂過麥堆的沙沙聲。這是夏至的夜,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也是麥粒們集體歌唱的時刻。
明日,它們將開始新的旅程。有的會成為碗中的飯食,有的會落入泥土孕育新生。
讓我們記住這曬場上的歌聲,那是大地對陽光的感恩,是生命對歲月的吟詠。
作者:葉正尹
圖片:新華社
設計:靳韞瑜
編輯:倪楊金子
策劃:李蕓聰 倪楊金子
監制:王巖 高雅
主播丨李容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