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高黎貢山霧氣氤氳,在騰沖市北海鎮三角山的密林中,村民老李輕輕撥開一層腐殖土,露出幾朵赤紅油亮的靈芝,菌蓋上的云紋在晨光中泛著金色。如今,在這片北緯25度的森林秘境里,上千畝的仿野生種植靈芝正悄然生長,不僅改寫了“靈芝神話只存古籍”的認知,也鋪就了當地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的鄉村振興新路。
騰沖北海鎮三角山,地處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93.8%的森林覆蓋率與肥沃的火山灰土壤,造就了“靈芝谷”的傳奇。這里與“櫻花谷”毗鄰,成為北海鎮繼“瑪御谷”后的生態“第三谷”。當地創新林菌共生模式,以麻櫟樹為基質培育赤芝、紫芝等優質菌株,產出的有機靈芝品質超越野生,價格達普通種植的3倍。“每畝林地收益翻了幾番,還不用毀一棵樹!”村民王大姐邊采靈芝邊介紹。
云南云之凰健康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仿野生種植靈芝生產的企業。近年來,該公司聯合云南省農科院,在此建立靈芝基因庫和標準化種植體系。通過仿野生技術,菌棒在林下與樹木形成共生系統,既改良土壤結構,又提升森林蓄水量。“我們的孢子粉破壁技術能讓吸收率提升90%。”該公司技術員小張舉起一罐金燦燦的孢子粉膠囊介紹道,目前,這里的靈芝已通過國家有機認證,并衍生出藥膳、飲品等系列產品,產業鏈年產值突破千萬元。
沿著蜿蜒的森林防火通道走進靈芝谷,游客可沉浸式體驗“從菌棒到膠囊”的全過程:觀摩孢子粉采集、學習藥膳烹飪,或在生態驛站品嘗靈芝咖啡。“沒想到采靈芝比摘蘑菇還有趣!”昆明游客陳先生感嘆。配套建設的民宿、康養中心,讓這里成為徒步愛好者的“充電站”,年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帶動周邊200余農戶就業。
千畝靈芝種植帶意外成為高黎貢山的“生態衛士”。菌絲網絡固持水土,吸引白鷴、獼猴等珍稀動物重返棲息,森林碳匯量顯著增長。“以前巡山怕遇見偷伐者,現在滿山都是‘生態工人’。”護林員老趙指著菌棒笑著說,這種以菌養林模式,幫助當地人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致富之路。
從神話傳說中的“不死仙草”到鄉村振興的“生態金鑰匙”,騰沖北海用科技與智慧改寫了靈芝的使命。如今,這片被自然眷顧的土地正以“靈芝+”三產融合模式,書寫著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答卷——或許,這就是“天人合一”最生動的當代注解。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李子周 攝影報道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