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民眾在到訪香港的海軍山東艦上與殲-15合影。新華社發
7日,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圓滿結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返航離開香港。本次訪問活動中,國產新型艦載機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備受矚目。殲-15T與殲-15的展示講解區也成為艦上的熱門打卡點。
艦載機有何特點?殲-15系列艦載機是如何研制的?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殲-15T典型特點——彈射牽引桿
近日,記者來到遼寧沈陽,獨家探訪了殲-15T的機庫。
艦載彈射版的殲-15T,在殲-15的基礎上對性能進行了提升。盡管從外觀來看,它和殲-15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但是在一些地方還是體現了它彈射的一些獨特的設計。比如,前起落架的位置,是一個彈射桿,和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進行連接。
殲-15T的T是漢語拼音“彈”的首字母,它是針對彈射起飛模式而研制的,那從外觀上如何區分這“兩兄弟”呢?答案就是這個裝置。
空軍特級飛行員、殲-15首飛試飛員李國恩介紹,這就是殲-15T的典型特點——彈射牽引桿,它配合航母上的彈射機構,拉著它走,最后釋放就走了。
李國恩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適應在航空母艦上的起降,起落架不僅增加了彈射桿,在整體強度上也有提升。加粗兩成的支撐桿、主起落架采用雙輪設計,可把降落時輪胎與甲板間的壓強均勻分散,降低甲板摩擦損耗,相當于重新做了設計。
艦載機的獨門絕技——尾鉤
在殲-15T的尾部,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尾鉤。這個尾鉤跟想象中的鉤子還是不太一樣,它是一個溝槽的形狀。艦載機在著艦過程中會有一個下砸的動作,通過尾鉤來勾連航母上的攔阻索,從而實現減速的作用。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陽所高級工程師朱琳是專門從事飛機結構研究工作的,她告訴記者,看上去尾鉤只是一個不太起眼的設備,但它卻是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重要裝置,在設計上要考慮諸多因素。
記者在現場看到,艦載機的尾鉤不像大眾想象中鉤子的樣子,它像一個槽。
朱琳說:“對,攔阻索就鉤在鉤頭里面,攔阻索拽著飛機,把飛機給停下來。在設計上,它的耐沖擊、耐過載,還包括耐磨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且要考慮的因素。”
朱琳解釋,在艦載機降落時,尾鉤會從收的狀態快速釋放,狠狠地砸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通過與攔阻索的勾連,在極短時間內實現降速,這就要求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飛機的整體結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