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婁向鵬 郝北海 福來品牌戰略咨詢創始人
來源:《根與魂:新時代的經營王道》,由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
毛澤東說:“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行動。”
拿破侖說:“世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敗在思想手下。”
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一、不看工廠,只看董事長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客戶到福來溝通后很激動,馬上盛情邀請我們去企業考察。基于福來經營理念“現在的客戶最重要”,我們提出了“不看工廠,只看董事長”的咨詢觀,這也成為福來的口頭禪。
從業20多年,國內外的工廠考察過太多了,基本差不多,關鍵是看董事長想干什么,董事長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千萬不要被壯觀的工廠、看似優秀的企業文化和美麗的解說給迷惑了。董事長的志向、信仰、胸懷、認知力、判斷力、決策力等這些軟實力,其重要性勝過工廠、設備等硬件條件。
不看工廠,看董事長。那么,看董事長什么呢?福來認為,主要看“三觀”:市場觀、價值觀、人才觀。作為企業領導者,一定要三觀正。三觀不正,能力和號召力越強,負面效應越大。
市場觀就是一切要以市場為中心。這聽起來像是一句廢話,但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企業不以市場為中心,而以資源為中心,以生產為中心,以政府為中心,以自我感覺為中心。表現在重上游,輕下游;重硬件,輕軟件;重產業,輕產品;重資本,輕技術;重數量,輕質量。福來認為,作為董事長,一定要找市場,一定要做一個懂市場的董事長。
德魯克說:“企業唯一的目標就是創造消費者。”董事長的時間和精力在哪里,戰略就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董事長要有市場意識,把主要精力放到市場上,以服務好客戶為宗旨。否則,不以市場為中心,一切優勢都不能轉化為勝勢。
價值觀是企業最深的護城河。價值觀是企業經營的起點,體現了董事長對價值取向、價值尺度和價值準則的選擇與堅守。喬布斯倡導的“活著就要改變世界”,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強調的“文化高于戰略”,稻盛和夫布道的“敬天愛人”,曹德旺信仰的“心若菩提”,于東來宣揚的“愛與自由”,都是企業家價值觀的體現。正和島創始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創始人劉東華的著作《意義》,探討了成功與財富的原點與終點,其本質還是認知和價值觀的問題。
筆者早年曾供職于步步高集團,深受創始人段永平先生的影響,其核心價值觀有三條:“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本分、平常心”“要做就做最好”。這也是他成功孵化出步步高系(步步高電器、OPPO、vivo、拼多多),成為一代企業教父的底層邏輯。
筆者常對企業家講,“正念正道正能量” “做強比做大更重要”?“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偉大”,這是福來咨詢的價值觀。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為什么贏得了尊重和懷念,因為他“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的價值觀念。他曾經這樣說:“娃哈哈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證明,娃哈哈是我的整個人生所有的夢,一切的意義、價值、標簽和符號。”
戰略品牌營銷是一把手工程,是董事長最重要的職責。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如何做出正確的決斷?標準和尺度就是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會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不正確的價值觀則會讓一個巨無霸、風光無限的企業,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企業價值觀沒有標準答案。最本質的一點是要“致良知”,堅持正道、正念、正能量,不走歪門邪道,貪巧求速,揠苗助長。
人才觀是企業成敗的關鍵。經營最大的變量是人。資質平庸的劉邦為什么能打敗強大的項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劉邦強大的用人馭人之術。雖然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謀不如張良,卻能將之整合到麾下,這就是一個優秀領導者的魅力。
曾子說過:“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就是在講領導者的用人之道。但人性往往是用徒,讓自己感到快樂;用友,讓自己受到約束;用師,卻讓自己感到壓抑。今天,喜歡“用徒”的領導者遠遠多于“用師”者。皇帝的新裝,放在今天就是領導者的新裝。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任正非說,華為什么都能缺,但是人才不能缺。華為什么都不爭,人才不能不爭。曾經,任正非看中了一個研究數學的俄羅斯小伙,由于小伙嫌中國離家鄉太遠,說什么也不來。于是華為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座華為研究所。正是這位數學家潛心研究幾年,把2G到3G的算法突破了,此后華為一舉反超了愛立信,大規模占領了歐洲市場,并為華為后來的4G、5G全球領跑奠定了基礎。
不看工廠硬件,只看董事長“三觀”。同時,企業家要定期“照鏡子,正三觀”,因為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婪、僥幸、虛榮。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2024年“3·15”晚會上,聽花酒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虛假宣傳被曝光。從極草到聽花酒,青海春天公司連續兩次被“打假”,這是嚴重的路徑依賴,無根無魂,僥幸作祟。青海春天,真該進行靈魂反思了。
每一家偉大企業的背后都有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企業家是當今中國最稀缺的戰略性資源之一。經濟學家張維迎說:“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國王。”福來認為,企業家是“1”,其他的都是“0”。只有把企業這個“1”牢牢立住了,后面加的“0”才有意義和價值。“1”塌了,加1萬個“0”還是“0”。這是“不看工廠,只看董事長”的根本意義。
二、咨詢,先從思想咨詢開始
曾國藩說:“天有定理,人有定心,人定則心定,心定則事成。”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建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取得政權,建設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的勝利,首先是思想的勝利。
據說喬布斯生前桌子上放的唯一一本商業書是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見圖6-4)。這本書的核心思想為:越是成功的企業,越容易被成功所束縛。喬布斯的一生,正是一次次突破思想局限,打破傳統規則,重建行業格局的一生。
圖6-4 《創新者的窘境》
筆者在公司提出要“三省三性”,就是要發現和克服人性的“三性”:慣性、惰性、局限性。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咨詢最大的價值就是外部思維,用福來的話就是:跳出行業看行業、跳出企業看企業、跳出產品看產品。在此基礎上,給出真正客觀且有價值的洞察和判斷。也就是說,先從源頭上發現問題,然后再去解決問題。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每家企業、每位企業經營者都有“三性”:慣性、惰性、局限性。這是最大的阻礙。所以,企業請“外腦”做咨詢,首先往往不是具體項目的咨詢,而是思想和心理的咨詢。筆者從事咨詢行業20多年,這種感受越來越深。
99%的人都是自以為是的,尤其是已經有所成就的人。所以,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倡導并踐行的“自以為非”理念實屬難得。
電影《教父》里有句經典臺詞: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什么是經營的本質?戰略有根,品牌有魂。
看看公司營業執照,幾乎所有公司都是“有限公司”,這是一個絕妙的隱喻:任何公司都是認知有限、能力有限、資源有限、精力有限的,如果什么都想干,可能什么都干不好。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多就是少,少就是多;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大道至簡,有舍才有得,這是最樸素的經營哲學,也是戰略認知的首要問題,是經營企業必須扣好的“第一粒紐扣”。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描繪“囚徒困境”,其實困住囚犯的從來不是山洞,而是囚犯腦海中那道無形的囚籠。
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商業正當性和終極意義打開了天窗,更為西方企業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其意義相當于西方企業界的文藝復興。熊彼特對經濟創新的定義,德魯克對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推崇則進一步推動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創新和實踐,以及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社會的形成,這些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思想源泉。
《黃帝內經》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對優秀的咨詢顧問而言有點異曲同工,既要解決看得見的市場問題,更要解決看不見的思想問題。所以,福來一直倡導中醫式咨詢,首先要在思想源頭上解決認知問題。
一切是思想,思想是一切!福來開創了咨詢先從思想咨詢開始,并將思想納入“經營四定”,用思想貫穿咨詢全過程的咨詢方式。這是咨詢領域的“福來特色”。思想是認知源頭,是經營起點,用思想打破心智屏障,重建心智模式,助力建功立業。
中國經濟已全面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祝愿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能以極大的戰略勇氣和定力自我革命,改變認知,從野蠻生長到有根有魂,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經營四定”指引,擁抱新時代,開創新未來。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三、要因果導向,不要結果導向
許多經營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找借口,請給我結果。他們甚至把這句話奉為管理的真諦。
結果思維沒有錯,但人們往往忽略了結果的背后是因果。
愛默生說:“原因與結果、方法與結局、種子與果實都是不可分割的,這是因為原因預示了結果,方法注定了結局,種子孕育了果實。”
一個人一心想要心愛的小葫蘆長大,認為葉子上的蚜蟲與葫蘆毫無關聯,后來蚜蟲越來越多,葫蘆也變黃了,他的愿望最終還是落空。有果必有因,有因才有果。企業經營要堅持因果導向,不要結果導向。
任正非曾斥資40億元,連續10年向IBM虔誠拜師學藝,建設內控體系,遭到華為不少內部員工的抵觸,但任正非要求一切聽咨詢顧問的!引進要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不服從、不聽話、耍小聰明的,開除出項目組,降職、降薪處理。花這么大代價請“外腦”已經是破天荒,還不容置疑100%堅決執行,這在全世界也不多見,所以華為成功了。
華為將“請師就要信師”“用師者王”演繹得淋漓盡致,最終實現“王者歸來”。
福來在客戶服務上堅持“給客戶需要的,而不是客戶想要的”,其本質是要“以市場為導向、對客戶負責”,當然,前提是要相互信任。從這個意義上說,華為絕對是“世界好客戶”。
在實體商超普遍日子艱難的當下,來自三、四線城市許昌的胖東來卻一騎絕塵,成為全行業的學習樣板,連永輝超市、步步高超市都虛心拜師求助,還進一步“破圈”成為全國“網紅”打卡地,帶動當地文旅業發展,形成“胖東來現象”。憑什么?一是因為戰略有根:胖東來立足超市行業,立足許昌、新鄉,不盲目擴張。二是因為品牌有魂:胖東來堅持“愛、自由與幸福”,把客人當親人,把員工當家人,用極致的產品和服務,成就極致的體驗和口碑,順便實現了超預期的經營業績。這就是因果(見圖6-5)。
圖6-5 胖東來超市理念墻
從成敗觀到是非觀,從結果觀到因果觀,我們要相信常識,回歸本質;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相信好人賺錢的時代來了,相信利他是最大的利己。只有擁有正念、正道、正能量,才能不走彎路、錯路、回頭路。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是福來的核心經營哲學。意思是用愛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回之以愛;把福報送給別人,自己也會收獲福報。這是對因果導向的唯美詮釋。
四、要長期主義,不要機會主義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機會主義只能得到暫時性勝利,長期主義才能贏得持續性勝利。宋志平曾成功帶領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兩家公司成為世界500強,其40年經營心法是“四個主義”:專業主義、務實主義、長期主義、人本主義。
福來認為,“四個主義”的本質是價值創造。做有根有魂的事,為經營立根基,讓品牌入人心,做到“經營四定”,堅持長期主義,才能持續、更好地創造價值。
長期主義,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越是變亂交織,越需要長期主義。
阿里云的勝出,靠的就是長期主義。今天的云計算領域,阿里云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馬云講過一句話:阿里巴巴今天做的所有決策,都是為了七八年以后的戰略布局。這是長期主義結出的豐碩之果,阿里云是最好的例證。
為什么曾經被認為是“最難喝的飲料”——東方樹葉(見圖6-6),當今成為無糖茶飲頭部品牌,一年賣出100億元?行業人士都知道,東方樹葉既不是中國的無糖茶飲領域第一個入局者,也不是開拓者,但能持續性地進行戰略投入,默默堅持10年的可能只有東方樹葉。10年堅守熬出了頭,苦盡甘來,成為王者。網上曾有人這樣評價鐘睒睒:“鐘老板站在未來,等了消費者10年。”精辟!
圖6-6 東方樹葉產品群
心連心十二年如一日,堅持長期主義,深耕“高效肥”,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跟隨者到引領者,從中原王到全國樣板,成為中國最受尊重的化肥企業,入選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
貝佐斯曾問過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么大家不直接復制你的做法?巴菲特就回答了一句: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地變富。
長期主義的道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堅持長期主義的人并不多。但有一點越來越清晰:賺慢錢的時代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