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哥開1500公里,給貴州榕江送了6000份燴面。前幾日榕江暴雨成災,縣城泡水里,停水停電吃飯難。45歲的河南汝陽人趙大哥,穿紅馬甲就往災區趕。
他不是頭回干這事兒,國內外救援,他跑了23回。西藏高原他送過燴面,這回榕江有難,他又沖在前。連續7小時揉面煮面,給一兩千受災群眾端熱飯。
可剛忙完,網上就冒出些刺耳話。頭一樁,說飯只盛半碗,像打發人。
趙大哥急得解釋:貴州老鄉飯量小,怕吃不完浪費。
半碗不夠再添,管飽,咱燴面管夠。第二樁,說做飯不戴口罩,不衛生。他撓頭直嘆氣:戴口罩汗水積成水,滴進面里更糟心。
第三樁最扎心,說燴面像豬食,根本不正宗。
趙大哥紅著眼:天熱沒高湯,清水煮面,豬肉雞蛋熗鍋。條件苦成這樣,我就想讓老鄉吃口熱乎的。有人坐家里敲鍵盤:“這也叫救災?
”可誰知道,他從河南拉來的面,路上顛簸了多久?
誰看見,他揉面的手,泡在面湯里起了多少皺?
去年他去西藏,高原反應頭疼得睡不著,還在煮面。這回榕江,他顧不上自己餓,先給老鄉盛飯。央視夸他,官媒贊他,偏有人專挑刺兒。
“好人難做”這話,他算是體會透了。做好事要證明,被罵了要解釋,委屈往肚子里咽。你說半碗面是摳?
那是怕浪費,河南人最見不得糧食扔。你說不戴口罩是懶?那是怕汗水臟了面,比你想得細。
你說燴面不正宗?
災區不是飯店,能吃上熱面就不錯。
咱河南人實誠,“中不中”“得勁不得勁”,看的是心意。趙大哥回家那天,有老鄉追著喊:“下回還來啊!
”可網上那些話,像根刺扎在他心口。不是好人少了,是好人做事時,總有人舉著放大鏡。多些理解吧,別讓熱心人寒了心。
哪怕做不了好人,也別當那個潑冷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