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沒有胃口,何以解憂?唯有面條!
河南人的飯桌上,定少不了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從街頭巷尾的燴面館到農家小院的撈面桌,河南人用千年的智慧將一碗面做到極致。
今天小編帶你解鎖河南人夏日必吃的幾款“神仙面條”,讓你的味蕾在熱浪中也能“嗦”出幸福感。
來看看哪碗面能勾起你今天的食欲吧!
01
撈面條:市井煙火里的家常哲學
“面條撈一撈,暑氣全消了”,這句在河南鄉間流傳的俗語,道出了撈面條的夏日智慧。這種最具煙火氣的面食,沒有固定章法,卻最能體現中原飲食"道法自然"的精髓。
洛陽人愛用番茄雞蛋做鹵,開封人偏愛豆角茄子,而豫北地區則喜用黃瓜絲配麻醬,所謂"一方水土一方鹵"。關鍵在于面條煮好后需過"井拔涼"(井水湃涼),這是古人應對暑熱的智慧——《齊民要術》中"夏月作冷淘面"的記載,便是撈面條的雛形。
蒜臼里搗出的蒜汁是點睛之筆,加入新密的小磨香油、正陽的陳醋,淋在面上,那股辛香能瞬間激活味蕾。在商丘的胡同里,在周口的村口,端著海碗"谷堆"(蹲坐)著吃面的場景,是刻在河南人記憶里的夏日剪影,簡單質樸,卻藏著最本真的幸福感。
02
河南燴面:一碗湯里的中原風骨
作為河南面食的 "門面擔當",燴面的誕生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相傳與回族飲食文化交融相關。選用黃河沖積平原出產的高筋小麥粉,加鹽水揉制醒發,老師傅們雙臂舒展間,面團被抻拉成寬厚均勻的面條,"抻、拉、摔、甩" 的技法里,藏著百年傳承的匠心。
那鍋靈魂高湯更是講究,必須選用豫東平原的山羊,帶骨燉煮數小時,至湯色乳白,骨髓的精華與羊肉的醇香完全融入湯中。按《隨園食單》"湯清則亮,湯濃則醇" 的古訓,搭配焦作的海帶、商丘的豆皮、許昌的粉條,葷素相濟,一碗入喉,既有北方飲食的豪邁,又不失中原文化的厚重。
如今,從鄭州街頭的老字號燴面館到開封夜市的流動攤點,燴面已成為河南人的精神圖騰。配上新鄭的紅棗醋、中牟的大蒜,一口湯暖身,一口面解乏,正如老輩人所說:"一碗燴面下肚,能扛三分暑氣。"
03
蒸面條:蒸籠里的五谷豐登
若說撈面條是隨性的小品,蒸面條便是精心編排的大戲。這種在豫中、豫南地區盛行的面食,將"蒸"這一古老烹飪技法發揮到極致,暗合《黃帝內經》"五谷為養"的養生之道。
南陽的做法最具代表性:先將面條上籠蒸至半熟,利用蒸汽鎖住麥香;同時將本地五花肉與伏牛山豆角煸炒,待醬汁濃稠時,與面條層層鋪疊,讓每根面都充分吸收肉香與菜鮮。二次蒸制時,火候需拿捏精準,既要讓面條軟糯不失筋道,又要使菜香滲透肌理。
出鍋時撒上駐馬店的小洋蔥,配一瓣開封大蒜,再灌一口鄭州的汽水,那滋味正如豫東民謠所唱:"蒸面配蒜,神仙不換;一口汽水,暑氣全退。"
俗話說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和洋蔥也是蒸面條的最佳伴侶。炎炎夏日,來碗蒸面條配蒜,再喝口冰爽的汽水,一整個美滋滋。
04
芝麻葉面條:鄉土深處的味覺密碼
山珍海味都吃遍,不如家鄉一碗面,芝麻葉面條也是河南人的偏愛,在駐馬店、南陽等地比較常見。
俗話說:“芝麻葉揉三遍,拿肉也不換。”芝麻葉面條的靈魂,自然在于這芝麻葉。新鮮采摘的芝麻葉,要經過仔細的挑選、清洗,然后焯水去除澀味。接著就是最關鍵的晾曬環節,曬好的芝麻葉要經過反復的揉搓,直到葉片柔軟,香氣濃郁。
芝麻葉面條所用的面條最好是手搟面。手搟面的和面環節那可是十分講究的,面不能硬,也不能軟,要加少量鹽,搟好后面條稍微厚一點、切稍寬一點,這樣面條才筋道。下芝麻葉面條時,對火候要把控好,在七成熟時把洗好的芝麻葉丟進去,讓清湯變得黏稠。起鍋前淋上少許小磨香油,吃上一口,芝麻葉的香味讓人欲罷不能。
05
炒面
在河南的大街上,炒面是經常能看到的一大特色美食。在為吃啥發愁時,來份炒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開火、倒油、加菜加面猛火翻炒,要的就是現炒現吃。短短幾分鐘,堆成小山似的一碗面就被端上飯桌,油潤蓬松的面條加上少許仍保持清脆的豆芽,再搭配一碗酸辣雞蛋湯,簡單一頓飯吃得超級滿足!
06
新鄉香辣面:糖醋交織的夏日激情
若說前幾種面條是溫潤的中原風骨,新鄉香辣面則帶著北方飲食的熱烈。這道發源于牧野大地的面食,巧妙融合了糖醋的酸甜與辣椒的辛香,成為年輕人夏日的最愛。
選用當地高筋面條,煮至八分熟撈出,與用番茄、雞蛋、辣椒熬制的糖醋鹵汁充分拌勻,每根面條都裹滿醬汁,酸中帶甜,甜中藏辣,辣而不燥。按新鄉老饕的說法:"夏天吃碗香辣面,出汗比吹空調舒坦。"
從燴面的醇厚到撈面的質樸,從蒸面的綿密到芝麻葉面條的清香,河南人將對生活的熱愛,都揉進了這一碗碗面條里。這些流淌在舌尖的味道,不僅是對抗酷暑的良方,更是中原文化生生不息的見證。夏日炎炎,不妨端起一碗河南面條,在筋道爽滑中,品味千年煙火氣里的生活哲學。
圖文綜自:河南省文化旅游廳、視覺中國
炎炎夏日你有什么美食推薦?
你喜歡那種面條的吃法?
快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