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聲撕開盛夏的序章,課本悄然暫別書桌,屬于青少年的快樂時光——暑假,終于裹挾著滾滾熱浪,盛大開場。近日,瑞金二路街道南昌居民區的17組青少年家庭,在旅游協會的精心組織與帶領下,頭戴專屬LOGO的遮陽帽,緊緊跟隨專業導游的步伐,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紅色之旅。孩子們用腳步丈量歷史,在互動中觸摸信仰的溫度。
在上海五卅運動紀念碑前,那座不銹鋼雕塑,由“五卅”兩個大字巧妙組成,仿佛是凝固在時光長河中的民族覺醒與奮發向上的精神圖騰,散發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青銅圓雕上,兩位工人那堅毅不屈、頑強抗爭的形象栩栩如生,恰似中國工人階級前仆后繼、英勇無畏斗爭精神的生動寫照;花崗巖石碑上,陳云同志題寫的“五卅運動紀念碑”幾個大字,莊重而肅穆,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導游的講解讓孩子們深刻理解五卅精神的豐富內涵,并將其轉化為今日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實際行動。
轉至南京路步行街的永安百貨綺云閣前,歷史的細節如同一幅幅鮮活的畫卷,在孩子們眼前徐徐展開。導游聲情并茂地介紹道:“瞧,這面旗幟,它是用床單一針一線縫制而成的,顏料是普通的紅藥水,旗桿則是用竹竿和電線巧妙綁成的。1949年5月25日,它就是在這里,第一次驕傲地迎風升起!”孩子們紛紛凝神細看,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好奇。這時,一位少年忍不住急切地追問:“那升起這面旗幟的勇士,后來怎么樣了?”
導游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分發信紙:“讓我們以筆為橋,跨越時空,給1949年的升旗手寫一封信,告訴他今天的上海。”孩子們立刻埋頭書寫,有的畫下東方明珠,有的寫下:“我們現在有地鐵、有高樓,但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少年把信折成紙飛機,輕輕放在展柜前:“這封信會飛到你們那里嗎?”這座城市日新月異,但英雄的名字是精神坐標,永遠銘刻在城市的文明記憶里。
當隊伍抵達陳毅廣場時,正午的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輕為陳毅元帥雕像披上一層榮光。雕像眉宇間凝聚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衣褶里藏著解放上海時的烽火硝煙,讓人不禁聯想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戰斗歷程。孩子們抬頭凝望,仰首肅立,眼神中充滿了崇敬與感動。那些用腳步丈量過的歷史刻度、用心感受過的信仰溫度,已如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種子,深深植入了他們幼小的心田。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城市漫步,更是一次觸及靈魂的心靈洗禮,一次對城市文明根脈的深情尋訪與深刻認同之旅。這顆“熱愛家鄉、傳承文明、矢志奮斗”的種子,將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指引他們在新時代的道路上前行、成長。
記者 / 鄒嘉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瑞金二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