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旅游團在意大利旅游,遭到洗劫的事情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本已為是一整個旅游團全部遭殃了,沒想到事情過了幾天竟然出現了反轉。
旅團中的一個游客爆料,旅行團所有的人的行李箱都丟了,圍堵導游的完好無損,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出旅游被偷
7月3日,在比薩斜塔下,30名中國游客本以為能為他們的歐洲之旅畫上完美句號,然而,僅僅一頓午餐的時間,就將前兩天的愉快的一下子清空了。
那天看完比薩斜塔之后,導游帶著旅游團去吃午飯,行李全部放在了大巴車上,當游客們在一家餐廳里品嘗意面時,也就20分鐘左右的時間,他們放在車上的行李被一掃而空。
當游客們吃完飯回到大巴車的時候,留下的只有撬棍在車門上留下猙獰的劃痕,三十多件行李箱,連同里面價值幾十萬的相機、奢侈品,甚至一塊嶄新的勞力士手表,都在二三十分鐘內人間蒸發。
盜賊們的手法干凈利落,目標明確,除了財物,什么都沒留下,那熟練得仿佛演練過千百遍的動作,不像臨時起意的小毛賊,更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行軍蟻”,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其實導游并非沒有提醒過大家歐洲治安的混亂,游客們也準備了防盜包,一路小心翼翼,可偏偏在旅途的最后一站,在離家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所有人都松懈了。
或許是覺得用餐時間很短,來回不過半小時,把沉重的行李搬下車實在太過折騰,這種僥幸心理,最終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偷盜事情迷霧重重
然而,在這場徹頭徹尾的洗劫中,一個詭異的細節讓整個案件的性質變得撲朔迷離:全團三十本護照,完好無損。
它們被安靜地放在導游的行李箱里,而那個箱子,竟成了全車唯一的“幸存者”,頓時車上的乘客都產生了一些疑問。
難道小偷是長了透視眼,能在短短十幾分鐘內精準識別并繞開這個最重要的目標?還是說,這背后藏著某種心照不宣的“行規”?
不偷護照,意味著避免了最壞的局面,游客可以按時回國,不會引發游客滯留、兩國交涉的國際性麻煩,這到底是盜賊的“人性光輝”,還是為了讓這起惡性案件被迅速“翻篇”而刻意為之的精準操作?細思極恐。
更令人費解的是導游的選擇,他為何會把團隊帶到這樣一個相對偏僻、周邊似乎并無太多安保措施的餐廳?在小偷猖獗的旅游城市,這個決定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懸在每個受害者心頭。
但是乘客們這個時候也不敢說什么,萬一真的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真鬧僵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說不定也會受到威脅。
一場無人負責的完美犯罪
事情發生后,當地警察來了,他們記錄口供,程序走得一絲不茍,但言語間透出的,卻是一種見怪不怪的淡漠,游客們得到的答復,翻譯過來無非是“我們會調查,但別抱太大希望”。
由于行程早已定好,整個旅行團無法在原地等待一個渺茫的結果,他們只能帶著巨大的財產損失和滿腹的疑慮,按原計劃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盜竊案的后續追蹤,就這樣隔了一個國度,變得遙不可及。對游客而言,這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完美犯罪:盜賊全身而退,警方效率低下,旅行團匆匆離開,一切都像是被按下了快進鍵,只留下受害者獨自品嘗苦果。
跨國維權的漫漫長路
回到國內,憤怒與不甘開始發酵,有游客決定站出來,用直播和視頻,將這趟“歐囧”的全部細節公之于眾,他們想討個說法,也想提醒更多的人。
甚至還有人曝光,在他們去吃飯的時候,一直有一輛電動車默默跟著他們。
中國駐佛羅倫薩總領館表示會提供協助,敦促意方破案,并建議游客通過旅行社統一維權,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跨國追償的路有多難走。
不管是時間、金錢還是精力的巨大成本,足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望而卻步,而旅行社那邊的回應也只是冰冷的“按保險流程處理”,至于能賠多少,怎么賠,一切都是未知數。
一場本該充滿陽光與藝術的旅行,最終變成了一場揪心的災難,事情真相到底如何,這個估計也會不了了之,畢竟誰愿意在一件發概率不會成功的事情上努力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