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4時30分,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油畫家、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第十任院長、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肖峰逝世,享年93歲。
肖峰,油畫家。1932年2月出生,江蘇人。原名余洪慶。1943年參加革命,從事文藝工作。1950年就讀于杭州國立藝專。1960年畢業于蘇聯列賓美術學院。代表作品有油畫《辭江南》、《六三罷工》、《創業的年代》、《戰斗在羅霄山上》、《乘勝前進》、《拂曉》等。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家協會副會長。
還記得最近一次見到肖峰先生,就在3個月前。
4月9日,肖峰藝術館開館,也是“時代之子——肖峰、宋韌藝術展”開幕。93歲高齡的肖峰先生坐著輪椅來到現場,向藝術館捐贈了與妻子宋韌二人80年里創作的503件代表性作品,而后觀看了開館展覽。
肖峰來到現場(中國美術學院供圖)
藝術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觀念,貫穿肖峰的創作。
2024年10月,在第四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儀式上,肖峰被授予“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肖峰”這個名字與中國現代美術史緊緊相連,他在革命道路上同時開啟自己的藝術人生,并將革命人生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藝術生涯。
2012年,錢江晚報“文脈”欄目采訪肖峰時,80歲的他總結自己一生的話非常簡練:“我就畫了三張畫。”——《戰斗在羅霄山上》《辭江南》與美院宏圖。
《戰斗在羅霄山上》是肖峰戰士生涯的縮影,十幾歲的肖峰在新安旅行團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畫宣傳畫抗日,這段經歷不僅為他的人生增添了不少傳奇,也成為他日后創作時取之不盡的素材的原作;《辭江南》是肖峰在蘇聯留學時期所作,畫的是新四軍根據重慶談判,撤回到長江以北,江南的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別的情形;而美院宏圖一“畫”,仍在徐徐展開。
中國美術學院成立97載,肖峰曾任院長13年(1983-1996年),為中國美院的改革與發展,為中國藝術事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國美后來所有的發展中,處處都有肖老師的布局,都有他創新戰略的安排與思考。”在肖峰藝術館的開館儀式上,許江致辭道。
以下為2012年錢江晚報記者鄭琳采訪《肖峰:心中宏圖》的原文,重刊此文,以緬懷這位用革命精神創作、為人民而創作的藝術家。
肖峰:心中宏圖
肖峰位于杭州滿覺隴路的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山坡上的一座三層庭院,綠樹環繞、鳥語花香,院門口還有黃苗子(漫畫家、書法家、作家)的題詞:“桂雨山居”。
肖峰80歲了,早就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但他依舊很忙,每天作畫、奔波于藝壇。他的日程表排得太滿,以致記者的采訪日期一改再改。
盡管很忙,但肖老的精力特別旺盛,再忙的時候,見著人也總是瞇著笑眼,張羅前后,談興十足。
肖老帶著我們參觀“桂雨山居”,這是他和夫人的得意之作。
一樓大廳,更像一個辦公場所,法國留學歸來的女兒肖戈,在這里辦公幫他張羅畫展。
走上二樓,LOFT式的挑高空間里,頂天立地的大書架一下子把我們震懾住了。
三樓像一個畫廊,掛著肖峰和宋韌夫妻倆的作品,從三樓的廊道走到外面的平臺,入目的皆是山林美景。
屋外是景,屋內是畫。肖峰的畫室里,他描繪的陳毅畫像,豎在中央。
陳毅是肖峰很喜愛畫的人物,這與他少年時代在新安旅行團參加革命的經歷分不開,“陳毅給我們題過詞。”
“很多作品拿出去展覽了,這幅是為家鄉的藝術館復制的。”肖峰說。就在不久前,他和夫人宋韌、女兒肖魯和肖戈,在新加坡辦了一個家庭藝術展,名為“傳統與前衛”。
一門四杰,畫風各異,在當代美術界也算是一段佳話。尤其,他們還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
泡一壺上好的茶,往鏡頭前一坐,準備給記者講故事的肖老,忽然發現自己穿了一身黑色T恤,不太上鏡,連忙奔進屋里,換上一件帶領子的白色襯衫,這才滿意了。
《拂曉》,350x180cm,布面油畫,1979年,肖峰、宋韌
肖峰的口才極好,記者只需給個引子,他便滔滔不絕。
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中,少年時代的革命經歷,最讓他興奮。
戰爭時期,十幾歲的肖峰在新安旅行團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畫宣傳畫抗日,這段經歷不僅為他的人生增添了不少傳奇,也成為他日后創作時取之不盡的素材。
當進入學院殿堂,正式開始繪畫生涯時,他遇到了大批名家。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都教過他,到了前蘇聯又拜梅利尼科夫為師。
作為畫家,肖峰不僅善于作畫,而且幸運。
在藝術的巔峰時期,肖峰又一個華麗轉身,投身教育事業。在杭州,他為浙江美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畫了一張宏偉藍圖。
80歲的肖峰總結自己的一生的話非常簡練:“我就畫了三張畫。”
(以下記者簡稱“記”,肖峰簡稱“肖”)
《蘆葦叢中任我行》,110x186.5cm,布面油畫,1968年,肖峰
第一張畫:《戰斗在羅霄山上》——戰士生涯
“媽媽含著淚把爸爸的一件衣服改成小襖,給我穿。就這樣,11歲的我,一個人踏上了去蘇北找‘新旅’的路。”
記:您少年時代曾參加過新安旅行團,這是一個怎樣的團體?
肖:新安旅行團是個少年文藝團體,1933年,由陶行知(著名教育家)的學生在蘇北淮安縣組織成立。為了宣傳抗日,新安旅行團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在當時的影響很大。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了“新旅”的事跡,很羨慕。
那時,我還在江蘇江都縣里的抗日宣傳隊,白天躲在村里,晚上給老百姓演抗日戲。
有一次,我們宣傳隊被日本兵包圍了,逃到了運河以北。第二天,遇到我大哥,他告訴我,父親在老家被日本人打死了。
“國恥莫忘,家仇要報”,這更堅定了我要加入“新旅”的決心。
正好我二哥當時在蘇北,他認識“新旅”出來的曹韋東,就讓他介紹我入團。于是,媽媽含著淚把爸爸的一件衣服改成小襖,給我穿。
就這樣,我一個人踏上了去蘇北找“新旅”的路。
記:您是怎么加入“新旅”的?
肖:我每天晝伏夜行,穿越了許多封鎖線。走了三個月,才走到寶應縣的安豐,找到我二哥說的曹韋東,他帶我去了“新旅”。
考試的時候,我表演了拿手的唱歌跳舞,演完了還說“歡迎‘新旅’的同志也來一首。”
大家都笑了,團長左林覺得我挺有意思,就把我留下了。
記:您在“新旅”學到了什么?
肖:進了“新旅”以后,我接觸到許多能人,學美術的渴望,也是這時候開始的。
那時候敵我雙方的大掃蕩和反掃蕩開始了,我們就到建陽湖地帶蘆葦蕩里的老百姓家“打埋伏”。
那年冬天,天氣很冷,我腳凍壞了。掃蕩結束后,一位老大爺推著獨輪車送我去醫院,還用胸口給我暖腳。
那一年,我們有十幾個戰士截肢了,我的腳能被救下來,多虧這位老大爺,我一直感激他。后來,我的很多作品里都有這位老大爺的身影。
第二張畫:《辭江南》——留學往事
“有一天,林風眠來看我們素描,看到了就說‘畫得很好’。其實,我們畫得并不好,但林先生鼓勵我們說,‘我跟你們一樣大的時候,畫得還不如你們呢。’”
記:您什么時候到杭州的?
肖:1952年,“新旅”的孩子到杭州國立藝專(中國美院前身)學習,那年我18歲。剛到國立藝專的時候,第一次接觸人體素描,把我嚇壞了。
一開始,我都不敢看模特,只能照著前面同學的畫來畫。
記:在國立藝專的時候,您遇見過哪些大師?
肖:我的同班同學有方增先、裘沙、陳其等。那時候,林風眠的學生蘇天賜,是教我們素描的。
有一天,林風眠來看我們素描,看到了就說“畫得很好”。其實,我們畫得并不好,但林先生鼓勵我們說,“我跟你們一樣大的時候,畫得還不如你們呢。”
很多年以后,我去香港拜見林先生,他還記得我們這群穿軍裝的孩子。
記:您后來去了前蘇聯留學?
肖:對。在眾多大師的教導下,我在國立藝專學了一年。
1953年,我被選送到北京,參加留學預備班的考試。那時的考生后來都成了中國美術史上的中流砥柱——靳尚誼、詹建俊、蔡亮、全山石、林崗等等。監考我們復試的,還是徐悲鴻。
記:您上的是著名的列賓美術學院,在那里學習有什么感受?
肖:雖然我們在國內是優秀學生,但從沒有畫過油畫啊。在那邊,7歲的孩子就開始畫油畫了。我們同班有一個18歲的同學,在學校畫的第一張靜物畫,就被博物館收藏了。
看到他們畫得那么好,我們是很痛苦的。那時來教我們的都是大師級人物,梅利尼科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藝術家。畫畢業創作的時候,他說你是中國人,應該畫具有中國氣質的東西。
后來,我畫的是《辭江南》,就是新四軍根據重慶談判,撤回到長江以北,江南的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別的情形。
第三張畫:美院宏圖——華麗轉身
“文化部的領導跟我談,說你現在不是畫一張小畫,而要畫一張‘大畫’——浙江美院的宏圖。”
記:后來您又回到了杭州,成為美院的院長,當院長和畫家有什么不一樣?
肖:畫畫的時間少了啊。
在上海畫院,我創作了很多作品,回到杭州以后,美院的事務繁多,就不太有時間畫畫了。
文化部的領導跟我談,說你現在不是畫一張小畫,而要畫一張“大畫”——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的宏圖。
記:畫這張“宏圖”有什么困難?
肖:我剛來的時候,學校的教育體制比較亂。當時美院的學生100多個,教職工卻有兩三百人。所以,我們決定改革教育模式。
那時的浙江省缺少美術教員,很多企業也缺少設計師,所以我們決定,在保證文化部任務的前提下,面向社會需求辦學,培養設計師和美術教師。
于是,學生就來了,學校有錢了,宿舍造起來了,教師們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了。
記:后來,您是如何拓展美院的教育事業的?
肖:美院逐步發展出10多個專業。我讓各個系瞄準全國美展上得金獎、銀獎的人才,把他們都“抓”過來。現在的很多系主任,都是當時在全國美展上招來的。
除此以外,我們還擴大對外交流,拓展視野。我們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都買了很多畫室,派老師出國留學。
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在全國美展上,美院的作品總是名列前茅。這是我特別欣慰的。
肖峰藝術館(中國美術學院供圖)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他始終保持著青春活力
我認識肖峰40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沒有變,始終保持著青春活力。
雖然他長期做教學行政工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溝通上,但這沒有把他的銳氣削減掉。
比起其他同齡人,作為藝術家,肖峰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從小參加革命,有豐富的生活經歷。
戰爭時期的艱苦歲月和生死離別,這些回憶,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他在事業和藝術上不斷進取、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
可以說,他的主要藝術作品,都和他的這段生活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門四杰
肖峰與夫人宋韌,以及兩個女兒,都是聞名藝壇的藝術家,時常聯手開家庭畫展。
肖峰和宋韌,一個曾參加新四軍,一個是八路軍,這對藝術伴侶的藝術人生,都始于烽火連天的童年。戰爭讓他們痛失雙親,也讓他們拿起畫筆,成為民族解放的謳歌者。
他們的兩個女兒肖魯、肖戈,是現代前衛藝術的代表人物。
兩姐妹先后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兩座名校。肖戈在中央美院畢業后,又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巴黎美術學院,現游弋于歐洲現代藝壇。
潮新聞 記者 劉玉涵 章咪佳
(來源: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