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律師認為,“談案”始于正式的咨詢對話。
但實際上,從對方添加你好友的那一刻起,談案,就開始了。
因為客戶會基于你微信所呈現(xiàn)的專業(yè)形象,在內(nèi)心深處進行一場快速“預談案”。
你可以假設(shè)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北京的企業(yè)老板,遇到刑事糾紛,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通過朋友推薦或者自己在網(wǎng)上各種搜索,加了3位律師的微信:
律師A:頭像是卡通人物,昵稱叫“A張律師 電話123xxxxxxxx”,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律師B:頭像是風景,昵稱“寧靜致遠”,朋友圈全是養(yǎng)生和旅游。
律師C:頭像是本人的商務形象照,昵稱是“張三 | 北京刑事律師”,朋友圈可以看到很多條最近的動態(tài),分享著刑事糾紛的普法卡片,還有一些辦案感悟和自己日常的生活分享。
你會選擇、對誰的印象最好呢?
答案不言而喻。
律師A:“名字看著low low的,沒有全名,也看不著朋友圈,感覺有點不靠譜,pass。”
律師B:“完全看不出來這人是個律師啊,把我的事兒交給他,能行嗎?還是別選他了。”
律師C:“頭像看起來很有精英律師的味道,還是北京的刑事律師,和我的案子也太對口了,朋友圈也經(jīng)常分享刑事法律的知識,看起來是一個很熱愛生活又很專業(yè)靠譜的律師啊…我先找他聊聊吧。”
他們在你心中的形象,很可能就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所以,綜合這3個律師的情況,你需要:
專業(yè)頭像:使用高清、商務形象照,傳遞專業(yè)與自信。 ?清晰昵稱:可以 采用“姓名 | 地區(qū)+專業(yè)領(lǐng)域”格式,方便識別和搜索。 ?價值內(nèi)容:朋友圈分享專業(yè)知識、辦案感悟、生活日常,塑造立體、可信、有人味的專家形象。 ?避免過度營銷:昵稱中直接留電話、用“A”開頭搶占通訊錄頂端等行為,會降低專業(yè)感。 ?保持可見性:避免設(shè)置“三天可見”,開放的朋友圈是建立信任的基礎(chǔ)。
所以伙伴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如果你沒有把自己微信賬號的視覺文案做好,很多案源可能就在無形之中從你身邊悄悄溜走了。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從私域做起,先充分挖掘好自己身邊的案源,我總結(jié)了一份《律師朋友圈私域運營寶典》的方法論合集手冊,可以直接購買:
為此,我也專門總結(jié)了微信賬號視覺文案的「7大要素」自查表,分享給了我們的律師伙伴:
在講課當場元老班的學員,紛紛對自己的微信進行了自查:
也有很多律師,在這次2天1夜的線下課后,意識到了微信視覺符號對律師案源的重要性,開始行動起來,做好自己的私域IP:
左右滑動查看
加入AI驅(qū)動私域IP增長營,你將擁有這5大權(quán)益:
感興趣的律師,可以掃碼聯(lián)系芒芒了解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