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寫的溫度科普文,在頭條和騰訊新聞評論區(qū)遭到了一邊倒的譏諷甚至謾罵,然后在頭條被平臺限制推廣了,這是我頭一次遭遇這種情況。
這兩個地方共同之處就是非粉絲閱讀,可能大部分人并沒耐性讀完,看了個開頭或者標題就留言了,這個現象說明文章的科普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失敗了。
網上戾氣這個問題不去討論,因為目的是科普不是吵架,所以應該反思自己的戰(zhàn)術失敗:
從文章來說,內容都是想說的事實和數據,不論什么反饋都不會阻止我表達這些。那么可以改進的問題大概主要出在標題,主觀上想直面質疑并解惑,但客觀上對很多人變成了“狡辯”、“挑釁”甚至“蔑視”,確有標題黨之嫌。再就是行文,以后對爭議問題的解答,仍不會回避,但要只擺事實,不宜有任何情緒的表達,確實容易誤會招罵。
值得吸取教訓。
稍有欣慰的是點贊數多過評論數。
留言數和點贊數都不到1%,無法判斷沉默的大多數中點開沒看、看了想罵、看了想贊、看了無所謂的比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