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舉動,中方態度明確“若執迷不悟,必奉陪到底”。但馬科斯政府卻認不清現實,仗著有美國支持,要換種方式應對中國。
1.菲高官揚言:建立對抗中國的“戰區”
據外媒報道,近日,菲防長特奧多羅宣稱,要將東海和南海整合成所謂的“戰區”。理由是“日菲兩國面臨的海上威脅極其相似”,言下之意是打算把日本拉進這個計劃中。
值得一提的是,特奧多羅特意選在立陶宛防長來訪時宣布這事,顯然是打算將其拉入這個所謂的聯盟中。
據悉,所謂的“戰區”,北起半島,中間連著東海、臺灣,南到南海,幾乎把整個西太平洋都圈了進去。顯而易見,菲律賓計劃拉攏盟友構建對中國的“包圍圈”。
(菲防長提出要組建所謂的反華“戰區”)
實際上,菲律賓這一招是對美國的“印太戰略”的具體落實。
多年來,美國一直試圖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網絡化軍事威懾體系。簡單說,就是通過聯合地區國家,強化集體防御來牽制中國,限制中國的海上活動空間和戰略影響力。
如果菲律賓的這個“戰區”設想實現,或將成為美國戰略在亞洲的一次“實地演練”。
除了菲律賓,日本也早就覬覦區域軍事影響力,借助渲染“周邊威脅”,頻繁在南海刷存在感。通過與菲律賓的合作,日本妄圖打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在區域安全事務中占據更大的話語權。
無論是菲律賓還是日本,都是在配合美國的大戰略。對于中方而言,片刻也不能放松對周邊動態的警惕。
(中國海警多次逼退菲船只,馬科斯卻認不清現實)
2.美日菲動作不斷,各有各的小心思
近年來,菲律賓、日本和美國不斷加強軍事合作。他們建立了一套跨海域軍事協同機制,就是想要在東海和南海這樣的熱點區域形成一張統一的作戰大網,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對中國的軍事壓力。
當然,光有框架是不夠的,他們還得練兵。于是各種聯合軍演頻頻上演。美、日、菲三國的軍艦在南海行動不斷,其實也不過是在做表面功夫。因為誰都清楚,聯合軍演與實戰之間還有一段距離。
除此之外,他們還簽署了一系列軍事協議,比如《互惠準入協定》和《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些協議的目的在于促進人員交流、情報共享和協調軍事行動。然而,這些協議真正能發揮多少實際作用,誰也不知道。
三國抱團,喊得再響,也是各打各的小算盤。美國想借機鞏固亞太霸權,日本想趁機突破和平憲法限制,菲律賓則想狐假虎威,在南海問題上給自己壯膽。
(美日菲南海聯合演習)
3.菲律賓若挑釁,將撞得頭破血流
這種表面團結,實則松散的軍事同盟,到底能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實質性威脅呢?恐怕未必。中國強大的海軍力量早已不是當年吳下阿蒙,現代化的山東艦和遼寧艦航母戰斗群前出“第二島鏈”,顯示了我國藍水海軍的強勁實力。在中國海軍的眼中,不管是菲律賓還是日本,都難以真正構成威脅。
其次,東風-21D、東風-26不是擺設,真打起來,美日艦隊的活動范圍得往后縮幾百公里。
此外,北斗全球組網、無人艦艇、高超音速導彈,解放軍早就不是靠人海戰術打仗的軍隊了。信息化作戰體系的構建,讓解放軍有信心擊敗任何來犯之敵。
更何況,臺海問題始終是中方核心利益不可觸及的紅線。在這個問題上,無論菲律賓如何“上躥下跳”,即便美日助力,也未必能夠撼動分毫。
(解放軍雙航母編隊剛結束訓練返回)
菲律賓和日本真要敢挑事,只會引火燒身。
所以,這個所謂的"大戰區",本質上就是一場政治作秀。中國海軍早已不是他們能隨意拿捏的對象,真逼急了,解放軍完全有能力讓他們明白——在亞太,到底誰說了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