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且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教育領域的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一位來自985高校的資深教授道出了一個令人深感扎心的事實。據他所提及,去年人工智能專業的畢業生中,竟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人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人工智能,作為近年來科技界的熱門領域,其發展勢頭迅猛,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專業應該是充滿著無限潛力和就業機會的。一直以來,業內普遍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適合在研究生階段深入鉆研的專業。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無論是從研究的深度、學術資源的獲取,還是導師的指導力度等方面,都更有利于學生對人工智能這一復雜且前沿的領域進行系統而深入的探索。然而,如今的教育現狀卻并非如此。不少本科院校也紛紛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
有些學校開設此專業的動機著實令人懷疑。他們純粹是為了招生而玩噱頭,將人工智能專業當作吸引考生報考的“金字招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在割考生的韭菜。以某沿海地區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為例,該校原本在計算機相關領域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并不突出,但看到人工智能專業的熱度,便匆忙上馬這個專業。
學校在宣傳時,大肆鼓吹人工智能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吸引了大量考生報考。但實際上,學校自身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提供高質量的教學。
從專業培養的歸屬來看,好多學校把人工智能專業放在計算機學院培養。這本身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人工智能與計算機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然而,問題就出在一些學校根本不具備相應的條件。比如有些二本學校,連計算機專業碩士點都沒有,卻貿然開始搞人工智能專業。碩士點的設立,是對學校在某一學科領域科研水平、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沒有計算機專業碩士點,意味著學校在計算機學科的深度研究和教學能力上存在明顯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可不就是在玩概念嘛。
這些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只是學了一堆寬泛的知識。以課程設置為例,他們可能學習了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編程語言、機器學習算法等課程,但每一門課程都只是淺嘗輒止。學生們對各種知識都有一些了解,但卻難以精通其中任何一個領域。
就像一個人試圖同時抓住很多東西,結果卻什么都抓不牢。在就業市場上,企業對于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而這些只掌握了寬泛知識的畢業生,由于缺乏深入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自然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我們必須明確的是,人工智能專業本身并不是不好。從歷史發展來看,人工智能已經在醫療、金融、交通等眾多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許多科技巨頭公司也在不斷加大對人工智能的研發投入,這充分說明人工智能專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只是當下很多學校的培養方式出了問題。學校應該反思自身的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合理評估自身的教學資源和能力,為學生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教育,而不是盲目跟風開設熱門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讓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擁有立足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