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馬斯克正式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并計劃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爭奪關鍵議席。這一舉動直接威脅共和黨選情,迫使特朗普分兵應對國內危機。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峰會在巴西閉幕,與會各方就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共識,首次對美元霸權構成實質性挑戰。內外壓力疊加之下,特朗普政府罕見放寬對華技術出口限制,包括取消乙烷出口禁令及部分芯片軟件管制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組建的“美國黨”劍指共和黨核心陣營。該黨明確將打擊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尤其是那些推動高額財政支出的關鍵人物。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已籌集數十億美元競選資金,準備在搖擺州投入廣告戰。共和黨高層警告稱,此舉可能導致黨內分裂,甚至讓民主黨在關鍵席位爭奪中漁利。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此前多次公開批評特朗普的經濟政策,雙方矛盾已公開化。
金磚國家峰會的成果更具戰略意義。峰會宣言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分配投票權,增加發展中國家話語權。這一提案直接沖擊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巴西總統盧拉在記者會上表示,改革方案已獲多數成員國支持,下一步將推動具體實施步驟。分析指出,金磚國家掌握全球近半數石油產能和重要礦產資源,其金融合作深化將削弱西方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力。
特朗普政府迅速調整對華政策,背后有多重考量。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解除對中國乙烷出口限制,涉及年交易額超百億美元。此外,商務部撤銷部分芯片設計軟件對華出口審批要求,為高科技企業松綁。這些措施被解讀為緩和中美經貿摩擦的信號。但知情官員強調,相關政策調整僅限技術層面,關稅談判仍將繼續。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國內政治壓力是特朗普妥協的重要原因。“美國黨”的崛起打亂了共和黨布局。最新民調顯示,馬斯克在獨立選民中支持率達45%,遠超共和黨平均水平。更棘手的是,馬斯克承諾動用個人資源支持反建制派候選人,可能在多個關鍵州形成“第三勢力”。共和黨策略師坦言,若放任局勢發展,2026年中期選舉恐現“災難性結果”。
外交領域同樣不容樂觀。金磚國家擴員后影響力顯著提升,印度態度轉變尤為關鍵。莫迪政府近期批準對美關稅反制措施,直接回應特朗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知情人士稱,印度立場變化與金磚內部協調有關,新德里希望通過支持貨幣改革換取更多國際話語權。這種局面讓白宮陷入兩難——既不能放棄傳統盟友,又難以遏制新興國家合作勢頭。
經濟數據加劇了特朗普政府的緊迫感。美聯儲報告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降至58%,創25年來新低。與此同時,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額同比增長12%,雙邊本幣結算規模擴大至日均200億美元。這些趨勢表明,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正面臨結構性挑戰。
軍工復合體也開始施加影響。洛克希德·馬丁等企業警告,過度對華強硬可能影響國防供應鏈穩定。五角大樓內部文件顯示,部分關鍵原材料進口依賴中國,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來源。這種擔憂促使軍方高層建議調整對華政策,避免經貿摩擦升級波及國家安全領域。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調整能否奏效尚待觀察。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國內政治斗爭消耗大量資源,國際戰略空間持續收縮,雙重壓力可能迫使白宮作出更多讓步。但亦有觀點認為,美方仍握有科技與軍事優勢,完全妥協可能性不大。未來走向將取決于馬斯克政黨發展速度、金磚改革實施力度以及中美經貿談判進展。
這場博弈的復雜性遠超以往。國內政治革新訴求、國際秩序重構趨勢、經濟利益再分配等多重因素交織,使得任何單方面行動都難以奏效。特朗普面臨的選擇題愈發艱難——是堅持既有路線承受更大壓力,還是順應變化調整戰略方向。無論何種抉擇,都將深刻影響未來數年國際格局演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