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最近,海底撈旗下子品牌"苗師兄鐵鍋燉?新派東北菜"全國首店在鄭州大衛城開業,瞬間成為現象級餐飲事件。這家門店以"70%食材來自東北長白山"為賣點,主打鐵鍋燉鮮鵝、土雞松茸燉榛蘑等經典東北菜,人均消費僅60元出頭。
在這家"苗師兄鐵鍋燉"的店里,有兩個地方特別吸引眼球,一是它強調食材新鮮,“現燉現包”,在一個是“互動表演”,每晚8點身著東北花布服飾的員工跳起秧歌、喊麥互動,鐵鍋燉開蓋時還有專屬祝福儀式,讓消費者在享受高性價比美食的同時,獲得美好的社交情緒價值。
“苗師兄”的五年品類進化史
“苗師兄”是海底撈旗下品牌矩陣中的一員,它的特色就是主營品類“變變變”。
最初以"鮮炒雞"切入市場,憑借海底撈供應鏈優勢迅速在鄭州站穩腳跟,單店日均翻臺率超五次。2021年,品牌升級為"鮮炒雞+燒烤酒館"復合業態,引入雞尾酒和夜宵場景,試水年輕人夜間消費市場。
2023年,苗師兄推出"功夫炒雞+美蛙魚頭"組合,一菜兩吃提升性價比;同年年底,針對高校市場推出"香鍋拌飯",客單價降至15~20元,成功打入校園消費場景。2024年,苗師兄迭代為"魚蝦鍋燒烤"模式,半年內擴張至15家門店,覆蓋鄭州、合肥、銀川等城市。
如今的鐵鍋燉轉型,是其第五次重大品類調整,標志著海底撈對下沉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的拓展試探。
餐飲業的趨勢錨點:性價比+社交體驗
“苗師兄”的持續創新,是海底撈對餐飲業底層邏輯的探索:高性價比與社交體驗。從性價比來看,其人均65元的定價,相比海底撈主品牌人均97元降低近40%,但通過蜀海供應鏈實現70%食材標準化采購,成本控制優于市場同類品牌。例如鐵鍋燉鮮鵝采用長白山散養鵝,通過中央廚房預處理后冷鏈配送,既保證品質又降低損耗。
圖片來源:小紅書 苗師兄鐵鍋燉
在社交體驗方面,苗師兄將海底撈的服務基因與東北文化結合:扭秧歌表演、搖滾大拉皮上菜儀式、冰粉DIY等互動環節,顧客用餐時長平均增加20分鐘,翻臺率提升15%。這種"美食+娛樂"的模式,契合Z世代對"體驗式消費"的需求,數據顯示,苗師兄鄭州首店近30天超千人打卡,年輕客群占比達75%。
餐飲賺錢:標準化與個性化的平衡
海底撈團隊通過五次品類測試,正在尋找"可復制"與"留顧客"的最優解。從炒雞到香鍋,再到鐵鍋燉,菜品的核心邏輯是食材標準化+流程模塊化。
當初的香鍋品類,采用"四步出餐法":顧客選擇雞/魚/蝦/蛙四種基底,搭配標準化配菜組合,后廚通過預制醬料包實現口味統一,出餐時間縮短至8分鐘。
這次鐵鍋燉則采用"預制燉煮+到店加工"模式,鵝肉在中央廚房完成9道工序初加工,到店后僅需15分鐘即可上桌,既保留現燉口感,又提升效率。這種"中央廚房+門店現制"的組合,使苗師兄單店人力成本降低25%,標準化程度達到80%,同時通過手工面點、互動表演保留個性化體驗。
這種模式是否抓住了餐飲業的真諦,還有待觀察。
結 語
“苗師兄”鐵鍋燉的出現,是滿足現世代消費者"高性價比+強體驗"需求的試探。現燉現包、無限續杯的酸梅湯和免費冰糖葫蘆,讓消費者的"質價比"需求充分滿足。扭秧歌表演、冰粉DIY,將用餐從單純的飽腹行為升級為社交儀式,用情緒價值重構餐飲場景,這種"標準化產品+個性化體驗"的模式,或將成為餐飲品牌破局的關鍵范式。
聲明:文中使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包括封面圖片均來自百度圖片搜索結果。如涉及使用不當請聯系編者刪除。
提示:
* 本文為“食材界”原創,歡迎業內外媒體轉載。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相關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