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國網北京朝陽供電公司開展保利·錦上一期小區電力“臨代正”高壓部分改造工作。劉博 攝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尹星云)連日來,北京持續出現高濕悶熱天氣,提前進入“桑拿天”。在順義區龍湖御湖境一期小區各樓道間,緊張忙碌的電力工人們一個個大汗淋漓。在狹窄的樓道空間內,電力工作人員或半蹲、或踮腳,仔細核對線路接口,將新電表平穩固定在電表箱內,為800余戶居民開展裝表接電、采集調試等工作。
“終于從物業那里得到消息,小區的臨電就要換成正式電,這下三伏天用電放心了。”家住北京順義區龍湖御湖境小區14號樓的王先生說。龍湖御湖境一期項目是新建住宅,2024年底開發商在小區仍使用臨時電源情況下向業主交房,陸續有住戶開始裝修入住。由于一直使用臨時電源,居民們心里一直有疙瘩,家中用電也不踏實。國網北京順義供電公司和屬地政府積極督促開發商加快正式電接入進度,盡快完成送電流程。預計該小區將于7月10日完成正式電接入,徹底解決居民臨時用電難題。
位于朝陽地區的保利·錦上一期小區“臨代正”用電治理也邁出了關鍵一步,已經于7月1日完成高壓部分供電改造,預計將于本月下旬完成低壓部分的供電改造。屆時,該小區將正式接入市政電網,在此居住的300余戶居民將擺脫11個月的“臨時用電”困擾,用上更加穩定、可靠的正式電。
據了解,“臨代正”小區是指開發商未建設永久供電設施,使用建設施工臨時電源為居民供電的小區。由于臨時電源供電容量、可靠性都相對較低,度夏用電高峰期難以滿足居民用電需求。
“由于‘臨代正’小區的供用電設施產權歸屬較為復雜,且不屬于電力公司,我們高度重視民生供電服務工作,積極協助政府部門、建設單位和物業公司等各方,加快實施配套電力設施改造工作。2025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東城區京香福苑、豐臺區珠江御景、房山區世界名園和海悅城4個小區的正式電改造,涉及居民4422戶。”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主任宋鵬介紹。
解決“臨代正”小區民生用電痛點,事關百姓民生福祉。近年來,按照“政府主導、客戶主體、電力主動”的原則,國網北京電力深入調研“臨代正”小區現狀,聯合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明確改造模式,全力推進小區施工改造工作。通過組建工作專班,統籌建立小區改造臺賬,明確“日跟蹤、周調度、月點評”工作機制,協同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小區開發建設,督促產權單位實施小區永久供電方案。
自2024年至今,北京市51個“臨代正”小區已累計完成16個小區的正式電改造,為1.31萬戶居民解決了急難愁盼的用電問題,主要涉及東西城區、朝陽、豐臺、昌平、房山等區,實現了小區居民從“用上電”向“用好電”的轉變。國網北京電力將配合相關各方,加快推進剩余“臨代正”小區的改造工作。
在今年度夏前,國網北京電力梳理排查了“臨代正”小區用電情況,明確小區隱患情況、聯系信息、電力應急搶修單位等關鍵信息,主動突破產權界限,“按照“一小區一方案”,逐戶制定保障方案及應急預案。度夏用電高峰期間,該公司“一對一”服務35 個“臨代正”小區,延伸開展用電安全隱患排查,實現服務、通知、報告、督導“四到位”。對“臨代正”小區電力設施進行24小時負荷監測,并組織搶修隊伍與物業建立“雙值班”制度,提前預置發電車至重點區域,確保突發情況下能快速開展應急供電。
據了解,2007 年,北京市出臺《新建商品住宅小區住宅與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同步交付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居民小區在正式用電投運驗收后方可辦理入住。2018 年,國家發布《居民住宅小區電力配置規范》,同樣規定新建居民住宅小區不應使用施工用臨時配電設施供電。2024年,北京市住建委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建設工程聯合驗收工作的通知》,明確施工許可證中含居住建筑的工程應采用整體聯合驗收方式,即需開展包括電力驗收在內的13個聯合驗收專項事項。
國網北京電力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并推動解決“臨代正”小區問題,相關開發建設單位應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新建工程聯合驗收制度,確保永久供電設施同步建設到位,避免新增“臨代正”小區問題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