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很多事情,你要學會逆向思維。因為有時候很多事情都只是表象。
就比如說:聲音最大的弱勢群體,一定不是最弱勢的,甚至可能是最強勢的。
如果一個群體真的是弱勢群體,那么即使是在輿論場上,也不會顯示出強勢的。
就比如說普通年輕男性,你翻開全球的輿論場,基本很少有媒體或者學者愿意去研究這個群體的不容易。
但是我一直有一種感覺,可能這個群體才是最不容易的。
我現(xiàn)在經常看見一種說法,就說現(xiàn)在生活壓力大,年輕人結婚都不容易。
這個“都”,其實是讓我非常疑惑的。
因為按照我們社會目前默認的情況來說,房子是要求男同胞來買的,彩禮是要求男同胞出的,車子也是要求男同胞買的,男同胞的收入和崗位是必須過硬的,等等吧。
所以這么一算的話,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男同胞確實不容易,這真的是要達到很多要求,才會被輿論看作是有資格結婚,否則就容易被罵是窮屌絲,活該單身一輩子。
但是反過來說的話,那不就意味著其實男性挑的擔子很大嗎?所以我一直都不理解,為什么輿論上,總會在各個平臺評論區(qū)看見這樣一種說法,就是說“都”不容易。
這個“都”究竟體現(xiàn)在哪里?
如果說彩禮是兩個人一起出的。
房子是兩個人一起出錢還的貸。
車子是兩個人一起出錢買的。
三金和改口費也是兩個人一起出的。
兩個人的收入和工資也是差不多的,不需要男方特別高。
那就確實是“都”不容易,確實是兩個小夫妻在相互扶持,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個我是非常認可和支持的,但是......
可能是我笨吧。
看了看最近幾年的新聞報道,我看到有很多男方的高額彩禮人財兩空。
當然我也沒有同情這些舔狗的意思,我覺得這都是自找的,但是我也很奇怪。
你說怎么就沒看見?對方給高額嫁妝然后被騙的新聞?也許有吧,反正很少。再仔細看的話發(fā)現(xiàn),好像并不存在高額嫁妝這個負擔。
而且同時官方也在說要治理高額彩禮。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結婚主要是讓男方這邊在大出血。我不知道這個結論對不對啊?有可能是我說錯了吧。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產生了這樣一種本能的預感,可能是男方這邊在大出血。
這也是為什么我開頭說:
“聲音最大的弱勢群體,一定不是最弱勢的,甚至可能是最強勢的。”
你看,要是非男性群體不容易,那肯定是會被廣泛的報道和描寫。
可如果要是年輕男性群體不容易,那甚至不能單獨說這個群體不容易。只能說都不容易,通過“都不容易”這個概念,淡化了對于年輕男性群體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