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尋味團帶大家感受一次特殊的路線,坐綠皮火車來一場硬座之旅,直達本溪桓仁五女山。東北七大世界文化遺產就有五女山,登頂看云海和日出,景色美得能把人感動哭。從今年四月底開始,本溪五女山號旅游列車串起了本溪旅游的一手好牌,把5A級景區和4A級景區都展現在你面前。沿途還有本溪人兒時的經典美食,尋味團這次幫您都搜羅好了。
道| 口 | 餡 | 餅
第一站是本溪“鋼鐵之都“,穿城的鐵路維系著本溪的命脈,找兒時的味道就去最地道的煙火聚集地——鐵路道口,這家餡餅店名字就是這么來的。他家都是現點現烙,餡餅整個餅皮特別酥脆,里邊又不失筋道。就拿蘿卜餡餅里的蘿卜來說,想要脆嫩不焯水還得去澀味突出清香,餡餅里的蘿卜就得靠純壓了,不僅要保持纖維結構完整,還要壓出多余水分。咬第一口就好像脆嫩的蘿卜一頭扎進了牛肉的醇香,口口都是滿足。
全牛肉餡也非常受歡迎,用的是肥瘦相間的牛肋條,把牛肉的原味都鎖在里邊,加上簡單的香料和蠔油,再來點洋蔥中和油脂的膩,順便添一點洋蔥小俏皮的甜辣,兩種食材完美契合。
輝煌的鋼鐵工業給本溪這座城市注入了硬朗的氣質,放慢腳步走進煙火里,你會更理解它溫柔的心。
小 | 市| 羊| 湯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小市。別看小市鎮地方不大,羊湯的名氣在全國正經有一號。小市就差叫羊湯城了,當地國寶絨山羊那可真是享譽全國。
好羊湯的精髓在于長到兩三年的、一百一二十斤的絨山羊。這時候的羊,長期在山間奔跑,肉筋與油脂積累得恰到好處,肥瘦相間肉質非常好,肉嫩味還足,羊肉達到最好的狀態。
羊腩肉五花三層肌理非常好,它做出來的羊肉湯口感非常佳。按照四兩肉三兩血的標準,把羊腩切成大小均塊,跟羊血一起入鍋。這個比例調出來的羊湯,肉筋道、血絲滑、味夠鮮,根本喝不夠。
一個小鎮就有180多家羊湯館子,600年的光陰織就了一張羊湯地圖,化作山野間的味覺密碼,小市人用雙手和熱忱共同守護著本地的招牌。
特 | 色 | 小| 炒
第三站就到五女山了。我們找到了桓仁當地的一家特色小炒,屬于30多年老店,而且地圖上都搜不到。小店不大但都是熟客,是從小吃到大的當地人,就是地方太小,要吃上這口,得排隊。
小店主打的下貨湯(豬肺、豬肝、豬腸、豬肚等等),這個特別的菜肴用最樸實的方式詮釋了山里的生活哲學,不追求精致擺盤,只講究物盡其用。
另一道招牌菜叫雜拌菜,是特別典型的家常菜炒法,不靠擺盤不靠名頭,就靠新鮮得恨不得剛從地里取出來的食材。土豆片炸得金黃酥脆外焦里嫩,豆腐切塊炸到微黃更能吸飽醬汁,木耳泡到脆嫩爽口。清甜多汁的白菜,帶著泥土甘洌的胡蘿卜,最后再加上夠辣的尖椒,為整道菜注入一抹清香。
為了看一場五女山的日出,尋味團在凌晨2:50就站到了山腳下。每個進來的人都是意氣風發、精神頭十足。小小五女山,要登上去也需要費點力氣的。有的人是為了奔赴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人是不經意之間的相遇,還有的是為了和朋友一起來慶祝生日,反正都是為了共同欣賞日出那一瞬間,感受云海的魅力,體會生命的感動。
本趟列車穿起了整個本溪最美的風景,每一站都會有好吃好喝好玩的,好山好水配美食就是絕配!慢慢走、多回頭,在旅途中發現有意思的人,看看別人過著的有意思的生活,學習用澎湃的生活熱忱給自己的平淡添滿色彩。
今晚21:10,《妥妥的鄉味》與您一起逛吃本溪看云海。
編輯丨詩彤彤???
圖片 視頻丨《妥妥的鄉味》欄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