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以色列也有吃癟的時候,胡塞武裝突然對他們進行襲擊,大批導彈砸向以色列,機場港口發電站接連被炸的稀巴爛,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另一邊伊朗的核計劃也是個威脅,美以同盟仍然盯著伊朗,大戰是一觸即發,在這時候,伊朗趕緊求助中俄,那伊以沖突會再次爆發嗎?中國的態度又是如何?
中東近段時間特別的不平靜,上個月中旬,以色列戰機劃破夜空,炸彈精準落向伊朗的核設施,正式拉開了以伊戰爭的帷幕。
以色列的算盤很簡單,那就是打擊伊朗的核計劃,覺得他們鈾濃縮已逼近60%的紅線,必須先下手為強。
可這次,伊朗的核設施藏得更深,技術更硬,炸毀核心組件的難度堪比大海撈針,美國的評估毫不客氣:以色列的空襲只是撓了撓癢,伊朗的核能力依然頑強。
伊朗雖然打磕磕絆絆的,但他們沒打算低頭,面對廢墟,他們的回應硬氣得像塊鐵板:不停止鈾濃縮,不放棄導彈研發,還要跟美國在奧斯陸玩一場間接談判的游戲。
7月7日的,導彈的火光照亮了以色列,胡塞武裝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導彈,像幽靈般穿過“鐵穹”的防線,直撲本·古里安機場和阿什凱隆發電站。
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電力系統癱瘓,港口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這不是普通的報復,而是伊朗戰略的延伸。
胡塞的導彈快得像閃電,16馬赫的速度讓以色列的雷達傻了眼,可胡塞的底牌不只是導彈,還有鋪天蓋地的無人機“蜂群”,像蝗蟲一樣嗡嗡撲向特拉維夫。
他們的這些無人機便宜得像二手車,卻逼得以色列掏出百萬美元的攔截導彈,在戰爭的賬本上,胡塞算是賺大了。
而這波襲擊的根子,離不開伊朗的影子,胡塞的導彈和無人機,哪是也門那窮地方能造出來的,伊朗的技術支持很可能就是幕后推手,讓胡塞從游擊隊升級成地區威脅。
這場代理人戰爭,像是伊朗對以色列的隔空喊話:你打我核設施,我燒你后院,他們之所以會下場,還不是因為被打了12天,得掙回一點面子。
可以色列也不是吃素的,7月6日的“黑旗行動”炸平了胡塞的港口和電站,讓200萬也門人陷入黑暗,雙方的報復像一出沒完沒了的戲,戰火越燒越旺。
以色列的戰火燒得正旺,可內塔尼亞胡的日子卻不好過,這位老牌總理背著三樁官司,那就是賄賂、欺詐、背信,個個都能讓他身敗名裂,可審判總被“安全問題”推辭,巧合得讓人懷疑。
民調更扎心,大部分以色列人巴不得他趕緊下臺,支持率像滑坡一樣崩盤,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散伙。
為了保住位子,內塔尼亞胡把賭注全押在了伊朗身上,他飛去華盛頓,跟特朗普密談,求一張對伊朗核設施開戰的“通行證”。
以色列的邏輯很直接:伊朗的核彈是生存威脅,必須先下手,可以色列現在四面楚歌,胡塞的導彈、加沙的亂局,哪一件都可能讓內塔尼亞胡的算盤落空。
而特朗普這家伙,總愛給自己貼上“和平締造者”的標簽,嘴上喊著要拿諾貝爾和平獎,背地里卻給以色列的炮火開路。
他稱美以炸伊朗核設施是大勝仗,還暗示只要伊朗敢越線,就給內塔尼亞胡亮“綠燈”再干一票。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支持以色列,既能穩住盟友,又能把武力包裝成“穩定中東”的壯舉,可這“和平”聽著有點假,伊朗的核設施沒被徹底炸毀,美國自己的基地還挨了伊朗的導彈。
同時,伊朗也想找到中俄為“靠山”,這兩個國家軍事實力強大,國際影響力也大,或許能夠幫助他們制衡住美國和以色列。
他們也是因為不信任美國,總感覺還被架在懸崖邊,所以需要一個可靠的對象,能夠給他們撐腰,伊朗這個打算也是形勢所迫。
而在伊以的問題上,中國的態度是一如既往,王毅外長態度很明確,大概意思是,炸來炸去解決不了核問題,只會讓中東更亂,最好能實現真正的停火。
每次發生沖突,北京的立場都很硬,那就是呼吁對話談判才是出路,而且也不止一次表示,要解決伊朗核問題,對話談判才是唯一的選擇。
這話聽著像老生常談,但細想有道理,中東的亂局,哪次不是武力添亂、外交破局,中國不想摻和軍事對峙,而是當個促談者,替伊斯蘭世界發聲。
而現在毫無疑問,隨著胡塞的下場,中東局勢有升級的跡象,胡塞的導彈刺穿以色列防線,伊朗強硬對抗美以,內塔尼亞胡為政治生存孤注一擲,特朗普的“綠燈”讓戰火一觸即發。
中國的和平呼聲雖理性,卻架不住他們的亂炸,從核設施的爆炸到加沙的廢墟,戰爭的代價最終還是由民眾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