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兩年前就想去成都了。一來想體驗體驗川渝的生活;二來,想自駕一回向往的川西;這第三嘛,駕仕派就坐落于成都,身為駕仕派老粉,總還是要去一趟的。
時機成熟,不說下次,不等以后。
攜一家老小,第一站是成都市中心,沉浸式體驗成都人民的生活。
午后慵懶的人民公園、細雨過后的文殊院、熙熙攘攘的春熙路以及我最愛的煙火氣息的夜市,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互相交錯、碰撞形成了成都市區安逸巴適的立體畫像。
吆喝聲、歡笑聲、城市背景的噪雜聲聲聲入耳。我突然覺得全身心放松下來,仿佛慢慢浸入到一個“大浴缸”里,閉上眼開始舒服的享受。
成都的夕陽實在太過安逸。我走到這兒,停了下來,覺得應該做些什么,去紀念這點余輝。
我拍了點照片。
看過熊貓、觀完三星堆之后,我們準備出發自駕川西小環線了。為此,借的坦克300(參數丨圖片)還是橙色的,更出片。
坦克300,在川西的能見度極高,說明作為一款越野車,它能夠很好的擔負起川西之行。坦克300的外形也相當好看,至少我丈母娘和我媳婦都覺得好看。作為國內方盒子造型的先行者,雖說有“致敬”奔馳大G的意味,但仔細看來,其實原創度也很高。
車頭部分最顯眼的是圓形大燈以及橫亙其上的“一”字型日行燈,中網則是簡單的橫條格柵,代表坦克品牌的“T”字鑲嵌其上。前保險杠突出且厚重,透露出老派越野車的粗獷范兒。
車身側面巨大的“寬體”輪拱為簡單平直的車側線條貢獻出硬派越野的氛圍感。車尾外掛的備胎以及正統越野車側開的尾門是亮點。
定位緊湊型SUV,坦克300有著4750、1930、1903mm的“巨型”尺寸,因此我是“爬”上駕駛席的。沒想到的是作為一款20萬級別的用料扎實的越野車,它的內飾也沒有令我失望,雖然相較于新能源車它的大屏幕少了點,甚至開始有些用不慣,但作為老司機我也是從油車過來的,很快便能適應。
坦克300的座椅寬厚舒適,承托性非常好,我媳婦兒對此贊不絕口。后排空間雖稱不上大,但丈母娘和兒子坐上去也是綽綽有余,還能放些背包、設備。
第三天一早,收拾妥當,我們便開始了川西之旅。按照計劃,第一站我們前往318上的網紅服務區——雅安天全服務區。
說真的,在網上看圖片一百遍,也沒有親眼看看震撼。離開成都,一路上的山水、綠色像是被誰猛地切換頻道,是我們見所未見的。我們只顧著“哇,哇”驚呼,驚呼慵懶的牦牛群成群結隊過馬路,驚呼叫不出名字的高峰被云霧包裹,驚呼五彩的經幡在風中獵獵作響。
那是一個于我們而言全新的世界。
在服務區拍了網紅圖后,我們馬不停蹄繼續趕路。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也冷冽起來,我一邊咽著口水以抵消氣壓變低造成的耳朵不適,一邊用“攝影眼”觀察著這個世界。由于一路爬升,坦克300的油耗也逐漸拉升到14L+/100Km。
路修得很好,我一直沒有切換四驅模式,因為沒有必要。隨著旁邊幾位隊友開始吸氧,我們到達了計劃中的第二站——康定!
一首歌,一座城的康定。隨著“轟隆隆”不絕于耳的河流聲奔襲而來,穿城而過的折多河開始陪伴我們前行。巨大的水聲甚至蓋過小城的嘈雜,把整個康定切成了兩半。河岸兩側的藏式樓房互相依偎緊挨,朱紅、明黃、雪白的顏色依附在墻上,給這座城市增添一種異樣風情。我點了一杯蜜雪冰城——嗯,味道跟上海一模一樣。
晚上吃了一頓著名的牦牛菌湯火鍋之后,休息一晚,我們向著塔公草原進發。
一路開了幾百公里,我已經摸清了坦克300的調性。我們這輛車是2021款,8AT的變速箱,配合最大387牛米扭矩和227匹馬力,動力性能上不能說十分充沛但也夠用。只是在起步的時候變速箱有時候會顯得不夠聰明,總有闖動的動作。
剎車片由于老板說是剛換的,還需要磨合,總感覺剎不住,令人剎車信心不夠。估計再開幾百公里會有改善。
轉向在低速的時候恰到好處,但在高速時不夠緊致,會感覺稍微發飄,令我在山路上略微信心不穩。懸架調校相對偏軟,畢竟有越野的定位。因此在這山路十八彎的地方側傾相對明顯,每每過彎為了照顧乘客得帶上剎車,結合“剎不住”的力道,當前面有車時我總是要拉開一些距離。好在牦牛們過馬路動作比較緩慢,我還能得心應手。
在翻越折多山的時候,我拍了點素材。在達到4000+海拔后,大幅度的蹲下站起確實讓我感覺到有一些缺氧了,我估計我的極限應該能上5000米。而我那家幾口子,早已在車里吸氧了。
翻過埡口,一路向下開始速降,我第一次把坦克300的油耗開到10L以下,一路絕美的風景對我們這些從未見過的人來說是看不夠的,有一句歌詞怎么唱來著:“那遠山呼喚我~”此時此刻,我非常能夠理解歌詞的意境,不虛此行。
意外的,拐進一條小路,蜿蜒前行,到了木雅大寺。木雅大寺坐落在雪域高原的褶皺深處,赭紅色的圍墻如一道凝固的火焰,白檀香混著酥油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金頂的鎏金反射著高原的陽光熠熠生輝,仿佛一座小布達拉宮。一頭白色的圣牛悠閑地躺在路邊似乎在跟我說,慢下來吧,年輕人。
朝拜完畢,不浪費時間,繼續踏上征程。下一站是能看到皇冠狀雅拉雪山的塔公草原。初到此處,見那草色青黃相間,遠山如黛。一路上,溪水潺潺,人們在此處安營扎寨,拍照留念。有幾匹瘦馬,馱著穿著各異的年輕人,慢吞吞地沿著山間小道徐步而行,倒也是一種風情。我們找了一個溪邊,可以遠眺雅拉雪山,悠哉。我很希望時間可以慢下來,讓我多沉浸一會。如夢,如詩。
是的,我很陶醉,我確定我不是缺氧,我只是很陶醉。我甚至不去想我從哪里來,想要干什么,我只想慢下來。
抬頭遠眺,雅拉雪山就在那邊。那天運氣好,山頂沒有云彩覆蓋,或許是因為夏天,山上的積雪不是特別厚,那山的肌理真的像一頂皇冠,圣潔,美麗,神圣。
連續的開車和拍攝還是有些累的。為了次日墨石公園的行程,當晚我們決定在酒店早早休息,我丈母娘還因為高反,一到酒店就開始吸氧。
你可以永遠期待川西路上的風景。它可以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也可以是抬頭望不到天空的高山,還可以是一路跟著你轟隆作響的山泉水,甚至可以是漫山遍野的牦牛與馬匹。還有,墨石公園!它猶如電腦游戲貼片錯誤一般神奇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墨石公園的石頭,石如其名,黑得甚是奇怪。遠望過去,像是一片片焦炭,橫七豎八插在土里。游客們自然是拿出手機相機,與這自然景色合影,我也不例外。哦,差點忘了,墨石公園有很多可愛的土撥鼠。
行程的第五天,200多公里的山路,還要途經前幾天下雨塌方的路段,所幸一路平安。坦克300已然成為我們可靠的一員,跋山涉水,皮實可信。路過雅拉雪山,攝影師好不容易出了個鏡。而后,我們便馬不停蹄地向著名的動態壁紙——四姑娘山進發。
按計劃,修整一晚上,準備次日在最佳觀景點等日照四姑娘山。早早我們便動身前往觀景點。天氣軟件都顯示9點云會散,不曾想老天喜歡捉弄人,從6點等到10點,四姑娘山依舊猶抱琵琶半遮面。所幸認識不少攝影愛好者,在他們的相機中窺到了四姑娘山的全貌。更有等不及者,直接跟相機中的山合了個影了事。直到快十一點,姐妹四個才露出三個,幺妹依舊未露全貌。旅行嘛,總還是會留點遺憾的,留給下次也挺好……
行程的最后,我們去緬懷了汶川,就不放圖了。默哀。
最后一天,找到Jackie老師請我們吃了頓飯哈哈哈,時間關系,沒來得及去駕仕派總部參觀,也算留一個下次再來的念想。
直到完稿,我仿佛依然還在夢中般。
我到過川西,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川西——但有一刻,我確實呼吸過川西的空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