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尼小撒往邊站,沒有龍洋好看”
當年岳云鵬春晚一句這樣的話,讓無數人對于如今的“央視一姐”驚嘆不已。
繼董卿逐步退居幕后,李思思離開央視后,大家對于龍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然而7年前春晚一句“祝福大位”讓她被全網群嘲,更是多次在公開節目上出現錯誤。
但如今,這位曾被貼上“花瓶”標簽的女主持人,有了新的身份!
從“祝福大位”到文化使者
時間倒回2021年春晚舞臺,第一次登上這個國家級舞臺的龍洋,因緊張把“祝福大家”說成了“祝福大位”,瞬間引爆網絡群嘲。
一夜之間,她成了熱搜上的“口誤主持人”。
作為一個央視主持人,這樣的口誤必將迎來許多人對于專業性的質疑,不過這僅僅只是開始。
2025年春晚,龍洋在開場第一句“新年好!歡迎收看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時聲音又意外破音。
質疑聲再次如潮水般涌來:“晉升太快了吧?”“是不是有后臺?”
但其實這個湖南郴州普通工薪家庭走出的姑娘,演藝路并非一帆風順。
2007年高考,懷揣主持人夢想的她沒能考上中國傳媒大學,最后去了南京藝術學院。
但這次挫折反而激發出龍洋更強的斗志,大二時,她就在《誰來齊魯做主持》大賽中勇奪亞軍,初顯鋒芒。
在南京電視臺工作期間,龍洋將枯燥的菜價波動編成朗朗上口的Rap,用方言播報社區新鮮事,開創了《80,90后龍洋脫口秀》。
2020年,龍洋迎來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因為她接棒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不過要知道當時董卿在央視的能力可謂是首屈一指。
因此當時不少人都懷疑龍洋有沒有信心能夠擔得起這樣的責任。
不過面對壓力,她拿出“每天只睡4小時”的狠勁惡補詩詞知識,深入調研選手背景。
最終以現代視角和年輕化表達讓節目收視率逆勢上揚。
當然主持節目畢竟也只是作為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品質,尤其是央視主持人,更應該做出表率。
不過如今的龍洋,已經有了新的身份!
多重新身份不再是“花瓶”
如今的龍洋已不僅僅是主持人,還是全國青聯委員。
7月5日,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召開,龍洋當選委員。
在青聯會議上,她提出“用Z世代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倡議,計劃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讓傳統技藝“破圈”。
早在今年2月全國婦聯“三八”表彰大會上,龍洋捧回“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證書,這是對她業務能力和社會貢獻的雙重認證。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選擇回爐深造。
2024年6月,中國傳媒大學研招網公示的名單中,龍洋成為央視首位在讀博士主持人。
她的研究方向聚焦“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創新”,這種“實踐+理論”的雙重深耕,讓她在文化傳播領域更具話語權。
龍洋曾被質疑為“花瓶”,但她的文化功底在關鍵時刻展露無遺。
杭州亞運會擔任火炬手時,她與觀眾即興對詩,扎實的文學素養開始扭轉風評。
在《非遺里的中國》節目中,當非遺傳承人展示哈薩克族諺語時,她現場用漢語翻譯并延伸,隨即吟誦起李白描寫西域的詩句,這段精彩表現甚至引發央視官方賬號轉發。
除此之外,面對外界對她36歲仍單身的議論,她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幽默回應:“我理想的另一半是撒貝寧的靈魂,康輝的聲音,康震的外貌。”一句話既化解尷尬,又展現高情商。
龍洋的蛻變之路走了14年,從郴州山城到央視舞臺,從被質疑的“小透明”到青年文化傳播的領軍者。
當選全國青聯委員,對龍洋而言不是終點,而是嶄新的起點。
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被質疑的“小透明”,而是春晚舞臺上的“文化使者”,青聯平臺上的“青年代言人”,更是無數年輕人的勵志榜樣。
從“祝福大位”到全國青聯委員,十四年光陰里,龍洋用行動讓所有質疑者閉嘴。
鏡頭前的魚尾紋記錄著她日夜兼程的付出,而那份從容自信的微笑,則宣告著一位文化使者的真正誕生。
參考信源:
央視主持人龍洋,有新身份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