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斯政府因心腹被中方制裁,而氣急敗壞地上門“討說法”,結果只換來一句鏗鏘有力的回應:損害中國利益,必將付出代價。這場"殺雞儆猴"的戲碼,能否讓菲律賓政客們看清紅線?
據菲律賓通訊社報道,菲外交部日前專門召見了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就中方制裁菲前參議員托倫蒂諾一事裝模作樣地表達"關切"。這出戲碼演得著實可笑,明明是自己家的政客上躥下跳挑釁在先,現在倒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嘴臉來討說法。
【中國制裁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
事情的起因再清楚不過。中國外交部不久前正式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禁止其進入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這位反華急先鋒長期在涉華問題上大放厥詞,為了個人政治私利不惜破壞中菲關系,這種行徑早就該被收拾了。
可菲律賓政府非但不反省自家政客的惡劣行徑,反而倒打一耙,說什么"制裁民選官員不符合相互尊重原則"。這種雙標玩得也太明顯了吧?
菲律賓總統府新聞發言人還煞有介事地宣讀了一份聲明,說什么菲律賓是民主國家,政客有權就公共事務發表意見。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卻刻意回避了一個關鍵事實:托倫蒂諾之流的所作所為早已超出正常言論范疇,是赤裸裸的惡意挑釁和造謠中傷。
【馬科斯政府上門“討說法”】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面對找上門來問責的馬科斯政府,把話說得很明白: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行為,都必須付出代價。
托倫蒂諾之流惡意抹黑中國,蓄意挑動對抗爭議,這種行徑不僅違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更是在將菲律賓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置于危險境地,最終只會自食惡果,讓菲律賓承受不必要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托倫蒂諾這個人在菲律賓政壇也算是個"人才"。從2019年到2025年擔任參議員期間,先后當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藍帶委員會主席,政治能量不小。可惜這人沒把聰明才智用在正道上,反而成了反華急先鋒。
【中國主權不容挑釁】
他主導推動的《海洋區域法》就是個典型例子——表面上說是要明確菲律賓的海域管轄權,實際上是想給非法的南海仲裁案裁決,披上"國內法"的外衣。這種偷梁換柱的把戲,中國怎么可能買賬?
更可笑的是,這位參議員還煞有介事地,指控中國大使館雇傭當地公司"干涉菲律賓內政"。這種毫無證據的污蔑,活脫脫就是西方政客那套"中國滲透論"的翻版。看來這位老兄是鐵了心要當美國的傳聲筒,連造謠的套路都照搬不誤。
值得注意的是,托倫蒂諾之所以敢這么肆無忌憚,背后少不了馬科斯政府的默許甚至縱容。要知道,在小馬科斯上臺前,這人可沒這么囂張。現在仗著親美政府的撐腰,各種反華表演越來越出格。中方這次制裁看似只針對托倫蒂諾一人,實則是給整個馬科斯政府敲響了警鐘。
【給整個馬科斯政府敲響了警鐘】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次事件也反映出當前菲律賓外交政策的混亂。一方面想從中國獲得經濟合作的紅利,另一方面又放任政客配合美國遏制中國。這種首鼠兩端的態度,最終損害的還是菲律賓自己的國家利益。
中國的發展勢頭不可阻擋,菲律賓與其把精力花在這些無謂的政治操弄上,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
現在中國這一記制裁重拳打出去,效果已經很明顯。不僅托倫蒂諾本人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整個菲律賓政壇也該清醒清醒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不是說著玩的,任何挑釁行為都會招致堅決反制。
【國家間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
說到底,國家間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中國歷來主張所有國家一律平等,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容忍別國政客無端挑釁。托倫蒂諾之流把反華當政治籌碼的算計注定落空,因為中國既有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意志,也有足夠的手段讓挑釁者付出代價。
中國有句老話叫"敬酒不吃吃罰酒",用在當前中菲關系上再合適不過。我們始終敞開對話的大門,但也絕不會對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坐視不管。
托倫蒂諾被制裁這件事,應該成為菲律賓政界的一面鏡子,照照某些人的反華表演到底給國家帶來了什么。如果還有人執迷不悟,那中國不介意用更嚴厲的方式讓他們長點記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