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真快,仿佛轉眼之間,半年就過去了,如今六月也進入下半月,來到十六。這一天也是有著不少講究的。首先來說,在廣西苗寨地區,十六講究“鬧一鬧”,這天為當地的鬧魚節,據說這個節日早在明代便有了,如今已經流傳了不少于四百年。屆時苗族的人們都要歡聚到一起,爭著搶活魚,人們認為誰搶到的越多,那么福氣也就越多。同時這個習俗也寄托了人們,希望幸福美滿,生活富足。
此外,六月十六還與神話中的人物師延有關,據說其精通很多知識,且擅長撫琴,被稱為史上第一個樂神,十六便是紀念他的日子。
圍繞著鬧魚節以及紀念師延這些內容,形成了六月十六這天的講究與習俗,牢記:1要走,忌2是,吃3樣,寓意衣食無憂福氣多,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1要走
走訪親友長輩
六月十六這天,人們會紛紛祭拜師延,久而久之,這一天又逐漸演變成為走訪親友,看望長輩的習俗。屆時人們會帶上禮品,到長輩家中看望,以表達尊敬以及關心。眼下正值六月小暑天,氣候悶熱難耐,屆時有必要看看父母長輩,為其準備些消暑的食物,物品,夏天的衣服等,來表達我們的孝心,這正是這個節日所承載的重要意義。
忌2事
不拌嘴爭吵
在“鬧魚節”的習俗中,參與的人很多,場面熱鬧,那么在爭搶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接觸,互相碰到。那么這個時候要保持一些“風度”,多一些互相的尊重,謙讓和理解。而不能動輒拌嘴爭吵,或是發生爭執。以免影響大家過節的心情,也會將自己的好福氣吵掉。
不在家里堆放垃圾
關于鬧魚節的起源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據說當時村里的昆蟲蛇鼠比較多,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也對莊稼生長不利,所以人們便借著鬧魚節來祈禱遠離鼠害以及病蟲害,生活平安順遂,作物獲得豐收的心愿。當然眼下天熱潮濕,正是昆蟲蛇鼠活躍的時候,我們外出時要避開草叢植被茂密的地方,且家里也要勤打掃衛生,家里的臟東西,垃圾都是很找蟲子的,要每天都清理出去。
吃3樣
吃魚
既然是鬧魚節,那么十六當天自然不能少了魚,其是富余的象征。且味道鮮美又營養,正是暑熱的夏季中,滋補身體,開胃解饞的首選。
1、提前準備一兩條巴沙魚柳,切成小塊,加白胡椒,姜,鹽,腌一腌
2、兩個番茄先在灶上烤一烤,把皮撕掉,沖干凈后切小丁。
3、鍋倒點油,先將番茄放進去,放鹽,生抽,反復炒一炒,將其里邊的湯汁煸出來,如果比較少的話可以適當加點熱水,湯汁多一些。
4、鍋里的湯汁煮沸后,將魚塊倒里邊,扒拉勻后,煮個三五分鐘,令其徹底熟透,屆時補點鹽,咸度挑一挑,再淋上一點水淀粉,湯汁濃稠些,味道也更足。
吃冬瓜
其個頭碩大,產量也高,象征著豐收。而且其清爽多汁,解渴消暑,也是這個季節里的必備蔬菜,吃上一些,舒適爽口又吉利。
1、將其從外到里都清理好,切成厚片,改成小塊。
2、搭配一些蝦仁,先剝好洗干凈,然后加點料酒,胡椒,拌一拌。腌制待用。
3、鍋里油熱后,先放點姜和蔥炒勻,蝦仁先倒里邊,便加熱邊扒拉,很快就變色定型。
4、蔬菜放進去,同其炒勻,補一點水,燜個五六分鐘,確保兩樣食物都熟透,再補點鹽,增加一些咸度即可盛出來。
谷物飯
在祈禱豐收的節日里,谷物飯也是不能缺席的,其象征著五谷豐登,豐衣足食。同時其本身營養十足,對脾胃很有益,還可以幫助消化,改善體質等。
1、在普通大米中搭配一半的小米,藜麥,一起洗掉雜質,泡二十分鐘,令其變軟。
2、另外切一點南瓜塊放里邊,然后用雜糧飯的程序蒸熟即可。在盛之前,拌一拌,令其混合勻。吃起來要比普通的米飯香濃很多。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