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曹紹燕
7月7日,由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臥龍山街道主辦的“第九屆漁民節暨海集灘西第三屆漁民文化節”在海集灘西商業街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以“傳承漁文化 賦能新漁村”為主題,通過民俗展演、海味市集、民宿體驗等系列活動,展現當地從“耕海牧漁”到“枕海而居”的轉型成果。其中,漁嫂群體依托精品民宿開拓的“民宿+”模式,成為文化節上備受矚目的鄉村振興實踐樣本。
張家臺村作為陽光海岸綠道沿線的“旅游名片”,近年來在臥龍山街道政策扶持下,漁家樂產業逐步向精品化、主題化升級。文化節現場,漁嫂秦霞的“民宿”作為典型案例亮相。2024年,她將閑置房屋改造為5間主題陽光房,搭配花園庭院和親子互動區,五一假期至今持續滿房。“短視頻平臺幫我們吸引了全國游客,八月預訂已排滿。”秦霞說。
同樣轉型成功的還有漁嫂王梅娟。其經營的“民宿”融合漁網、貝殼等元素,打造“一房一景”風格,實現“休漁期做民宿,開海期賣海貨”的全年創收模式。“現在客人把這兒當‘海上樂園’,回頭率超八成。”王梅娟介紹。
臥龍山街道2024年出臺《創新推動主題民宿發展實施方案》,通過簡化審批、補貼裝修、技能培訓等舉措,推動形成“海、山、茶、村”四大主題民宿集群。文化節期間,漁嫂們還展示了趕海體驗、海鮮烹飪等特色服務。游客李女士感嘆:“住民宿不僅能看海,還能學織漁網體驗感十足。”
本屆漁民節深度融合民俗與產業,設置非遺表演、海集灘西特產展銷等環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臥龍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漁民節不僅是文化傳承的舞臺,更是漁村轉型的窗口,本次活動以漁民文化節為契機,通過打造特色文化IP,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有效帶動周邊民宿、餐飲等業態增收。未來將深化“民宿+漁業+文化”模式,讓更多漁嫂從“灶臺”走向“前臺”,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從“靠海吃海”到“向海圖強”,臥龍山漁嫂們正以智慧與勤勞,在碧海藍天間繪就共同富裕的新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