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在7月8日開始了對于英國的國事訪問,實際上法國和英國是僅僅隔了個英吉利海峽,但是法國總統從2008年以來,僅僅是2025年才有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從而凸顯了英國和法國的隔閡。英國和法國長期處于競爭的關系,歷史上英國和法國多次爆發戰爭,并且在爭奪殖民地的時候也有沖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法國都遭遇了重創,英國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國雖然有一定的自主,但是長期以來對于美國是馬首是瞻,在訪問英國的時候,馬克龍是一點都不遮掩。
根據外媒報道,馬克龍訪問倫敦期間,是再次碰瓷,宣稱中國和美國不能劃上等號,馬克龍是在鼓動英國和法國聯合擺脫對于中美的“過度依賴”的時候,公開給中國和美國的地位下了定義。馬克龍表示,中國是“挑戰者”,而美國只是英國和法國的“重要盟友”。馬克龍的言論實際上一點都不意外,因為符合了西方的政治正確,長期以來西方就在渲染所謂的“不許中國改變現狀”,以及“不許中國破壞秩序”等言論,包括日本都是在渲染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日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渲染所謂的“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的言論,凸顯了西方政客的險惡意圖。
法國是美國的盟友,因此在美國積極圍堵和遏制中國的時候,法國是也沖到了第一線,法國有動用航空母艦闖入南海,實際上英國和法國一樣,也有動用航空母艦進入南海執行任務,最近是R09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法國和英國都是歐洲國家,但是在美國積極推動“印太戰略”的時候,已經將觸手伸到了亞太地區,顯然是在積極配合美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是一點都不裝,將中國定義為“挑戰者”,從而試圖和英國有共鳴。馬克龍訪問英國,是法國要提升和英國的緊密關系,從2025年以來,英國和法國在多個議題上有合作,包括對于烏克蘭的支持。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有碰瓷中國,宣稱美國對于烏克蘭的支持,就可以警告中國,實際上就跟北約渲染的所謂“今日烏克蘭明日臺島”一樣。西方試圖通過俄烏沖突來給中國打個樣,圍堵和遏制俄羅斯已經是西方的共識,為此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西方在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宣布恢復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因此美國的立場也是翻臉如翻書一樣,暴露了美國試圖欺騙俄羅斯的本質,就跟北約東擴一樣,對付俄羅斯是西方長期的戰略方向。
在美國推動全球戰略的時候,法國已經是明確站隊,對此是要引起警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