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王瑋 發自北京 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召開。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余昌國表示,暑期旅游旺季來臨,群眾出游熱情高漲。為了更好保障游客安心出行、安全出行,文化和旅游部專門制作了《旅游避“坑”指南》。
在“避坑”方面,文旅部提醒廣大游客重點關注以下幾種“套路”:一是進行虛假宣傳。在搜索引擎、社交平臺、自媒體賬號中夸大其詞,誘導游客添加微信、在平臺外交易,向其私人賬戶轉賬收取定金。
二是缺乏經營資質。以“旅游搭子”“定制師”“向導”“俱樂部”等名義招徠游客,在沒有旅行社資質情況下經營團隊游。
三是不規范簽訂合同。不與游客簽訂書面旅游合同,或不明確約定住宿、交通、餐飲等重要環節,為擅自變更行程、增加購物環節等創造便利條件。
四是低價招攬游客。借“政府補貼”“尾單甩賣”等名義,長期背離價值規律、以低于旅游成本的價格組織團隊游,在旅游過程中連哄帶騙讓游客不斷消費。
五是暗藏非法金融活動風險。以免費或低價旅游為誘餌,誘導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或充值投資,承諾高額回報,背后暗藏資金風險。
六是誘導沖動消費。利用信息不對稱向游客推薦所謂“套票”“通票”,價格遠高于市場定價,還為購物店引流。吸引游客面對優惠套餐時沖動消費,購買不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