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的熱血擔當:隨縣萬和王松70公里生命馳援
(通訊員王青竹 何秋紅)7月7日傍晚,隨州市解放路獻血屋的燈光穿透暮色,映照著王松額頭的汗珠。這個剛從隨縣萬和鎮趕了70多公里路的漢子,顧不上擦汗就徑直走向登記臺:“我是王松,聽說有病人等著用血?”
當天下午3時,市中心血站接到緊急求助:一名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患者術中急需輸血,庫存告急。血站工作人員立刻聯系了幾位登記在冊的RH陰性血獻血者,卻接連因“在外出差”“突發感冒”“家中急事”等原因無法趕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患者的情況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下午4時15分,工作人員撥通了王松的電話。“我在萬和鎮,現在上班走不了,”電話那頭的王松頓了頓,又立刻補充,“但病人要緊!我一下班馬上過去,一定到!”
傍晚6時,剛到下班時間,他到路邊買了兩個面包吃了,便騎著摩托車往市區趕。從萬和鎮到市解放路獻血屋,70公里的路程,一半是蜿蜒的鄉村公路。夏日的傍晚多陣雨,途中幾滴雨珠打在他臉上,他卻絲毫沒放慢速度。
晚上8時10分,王松終于趕到獻血屋。此時天已完全黑透,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濕,貼在背上。“不好意思,路上有些不好走,沒耽誤事吧?”他喘著氣問,眼神里滿是急切。
經過健康檢查等流程,晚上8時15分,王松開始獻血。看著鮮紅的血液順著導管流入血袋,他疲憊的臉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只要能幫上病人,跑再遠都值。”他說,自己是2年前偶然得知自己是RH陰性血,從那時起就加入了應急獻血隊伍,“就想著萬一有人需要,能搭把手。”
當晚8時30分,這袋帶著溫度的血液被緊急送往血站,加班做化驗,好及時輸入患者體內。而王松獻完血后,婉拒了工作人員留他吃飯的好意,又騎著摩托車消失在夜色中——他還要趕回萬和鎮的家,明天一早,還要上班。
“他沒說一句豪言壯語,卻用最實在的行動,在夜幕里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橋梁。”血站工作人員說,像王松這樣的普通人,用一次次挺身而出,讓“熊貓血”不再稀有,讓愛心永遠滾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