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早上5點50,余仙芝就背著滿背簍的桃子坐上了去往油榨街的“專車”,中午12點返程,這成了她最近的主要工作。搭乘專線將水果蔬菜快捷的運出去,這一切都源于永樂鄉“惠農專線”的開通。
永樂鄉是貴陽市南明區唯一的純農業鄉,離市區較遠,鄉民想要把蔬菜水果運到市區不太方便。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期間,永樂鄉將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調研發現菜農傳統運輸模式存在“發車時間固定、物流成本高、流通鏈條斷裂”等痛點。為此,鄉里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多次聯合貴陽公交中部營運分公司,深入羊角村、大關口等7個村、組實地走訪,收集百余戶菜農運輸需求,響應式開通了“惠農專線”。
永樂鄉“響應式”惠農專線正式開通。徐麗娟攝
“方便省事!我中午回家后還可以多干點農活。”余仙芝樂呵呵地評價“惠農專線”。“群眾滿意就行。為老百姓辦事,本來就是我們的職責。”永樂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陳桂清感慨地說。
成立“惠農專線”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首要的就是選址難題。對此,專項工作組協調永樂消防站、小山路口批發市場管理方,劃定了專線臨時停靠點及農產品裝卸區域。
惠農專線發車儀式。徐麗娟攝
如何最大程度減輕群眾負擔?永樂鄉與公交公司共同研擬了“彈性發車+階梯收費”方案,歷經3輪試點調試最終成型。每天,公交網格員張師傅都會統計村里次日出行人數,只要達到約定人數,班次自動激活。公交票價和普通公交價格相同,也是2元,IC卡、微信、支付寶都能付;帶的菜簍子價格也低,1個3元、2個5元、“人+貨”7元封頂,返程統一4元。“確實方便多了,不僅省力、還省錢。‘惠農公交’開通以前,我去一趟市區買菜起碼要15元,現在坐車只需5元。明年我70歲,乘車還不用花錢,只需付菜簍費就行了。”菜農紹培華高興地說。
如何增強消費者對永樂鄉農產品的信任?“惠農公交”專線開通前,永樂鄉就將200 張“永樂鄉惠農產品銷售證”發放至村民手中。持有“惠農產品銷售證”就能夠讓自家種的新鮮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隨時到城區指定的銷售點進行售賣。
如何保障擺攤秩序規范又不影響交通?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油榨街道辦事處對地鐵油榨街站B口的空曠地進行規劃劃線,設置90余個攤位,提供給花溪、孟關及永樂鄉、小碧鄉、擺朗村等村民售賣果蔬。設置惠農專線攤區固定牌,明確經營時限為早上7點至中午12點。針對不時出現菜販搶占菜農位置情況,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聯合油榨街道辦事處多次進行清理和規范,保證村民亮證經營正常。
惠農公交開通,村民陸續從周邊前往起點,排隊上車。徐麗娟攝
據了解,這不是南明區的第一條惠農專線。4月19日,小碧鄉“惠農專線”就率先開通,線路覆蓋大地村至小碧鄉集鎮主干道,途經雙龍物流園區、油榨街等重要站點,全長超20公里。自“惠農專線”開通以來,已累計助力永樂鄉、小碧鄉銷售果蔬50余噸,既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又充實了農民的 “錢袋子”。
“惠農專線”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市,關系到農民的荷包、市民的“菜籃子”,更關系到一座城市的溫度。下一步,南明區將持續堅持開門教育,注重群眾意見征集,密切關注專線運營情況,秉持惠民增收與成本節約并重原則,適時推出訂單式、季節性專線。同時,進一步完善銷售網點、優化設施,充分釋放“惠農專線”在鄉村振興和民生服務領域的強大動能。(黃秋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