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被鎖定,現在給你12個小時,帶著你的家人離開。否則,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你。記住,我們比你的頸靜脈還靠近你。”
這句話不是好萊塢電影里的臺詞,也不是黑幫小說中的恐嚇橋段,而是6月13日凌晨,以色列摩薩德特工打給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的“死亡來電”。
當德黑蘭的夜空還籠罩在寂靜中時,20多通加密電話先后打進伊朗軍方高層的私人手機——電話那頭的聲音冷靜得近乎機械,卻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剖開了伊朗國家安全的遮羞布。
日前,《華盛頓郵報》通過獨家渠道拿到了其中一通電話的錄音。當天凌晨3點17分,一名伊朗革命衛隊將領的手機突然震動,接通后,對方用流利的波斯語直入主題:“將軍,我現在建議你,你有12小時帶著妻子和孩子逃離。否則,你就在我們的名單上。”
更令人脊背發涼的是,特工緊接著補充:“我再提醒你,兩小時前,巴蓋里、薩拉米、沙姆哈尼已經被我們送進了地獄。你應該知道,我們有能力讓你和他們一樣。”這里提到的巴蓋里是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薩拉米是革命衛隊司令,沙姆哈尼是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這三人正是以色列當天凌晨發動突襲時被暗殺的核心目標。電話那頭的將領顯然被震住了,沉默幾秒后,聲音發顫地問:“那我該怎么做?”特工立即拋出條件:“你需要在12小時內錄制一段視頻,公開宣布脫離伊朗政府。我會通過“電報”(Telegram)給你發ID賬戶,然后你把視頻上傳到那里。”將領猶豫片刻,又問:“怎么發送?需要加密嗎?”特工冷笑道:“不用,我們自然能收到。記住,你的每一步都在我們的監視下。”前尚不清楚這位將軍是否真的發送了視頻,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他至今仍留在伊朗境內。而類似的通話,在當天至少發生了20次——以色列的目標很明確:用最直接的威脅,在伊朗高層制造恐慌與分裂。表面看,這通“死亡來電”是以色列對伊朗軍事打擊的配套動作,但深層目的遠不止于此。
首先是威懾。以色列在打擊首日便精準刺殺了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等多名核心將領,甚至連伊朗前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都差點喪命。
這些行動本身已足夠震撼,但以色列仍要通過電話告訴幸存者:“你們的同僚已被送進地獄,下一個就是你。”這種“當面提醒”的威脅,比單純的軍事打擊更具心理壓迫感——它讓伊朗官員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僅暴露在空襲中,更可能在毫無防備的日常生活中被終結。
其次是分化。以色列情報人員在通話中反復強調“與政府劃清界限”,其意圖是挑動伊朗高層對哈梅內伊政權的忠誠度。試想:當一名高級將領接到“12小時逃跑”的通牒時,他首先會懷疑:“為什么是我?是不是有人出賣了我?”這種懷疑會像病毒一樣在伊朗權力圈擴散,導致官員之間互相猜忌,甚至可能迫使部分人為求自保選擇“投誠”或消極應對工作。
最后是展示能力。電話中那句“我們比你的頸靜脈還靠近你”絕非虛張聲勢。以色列能精準掌握這些將領的私人手機號、家庭住址,甚至能通過“預定位武器庫”和“潛伏情報小組”在伊朗境內長期布局,本質上是在向伊朗政權宣告:“你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在我們的監視之下。”這種“透明化”的威脅,比直接殺傷更能瓦解對手的抵抗意志。
另外,從通話細節來看,以色列對伊朗高層的“了解”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一方面,特工能直接撥通伊朗高級將領的私人手機。要知道,這些人的聯系方式往往是高度機密,甚至會定期更換——但以色列不僅拿到了號碼,還能在打擊當天精準撥通,說明情報獲取的實時性極強。
另一方面,特工對伊朗將領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帶著妻子和孩子逃跑”的威脅,意味著以色列掌握了目標的家庭成員信息,甚至可能跟蹤過他們的日常活動軌跡。這種細節,僅靠技術監聽根本無法實現——必須有“內部線人”長期提供情報,比如秘書、司機、家人,或是伊朗安全系統中的“鼴鼠”。
這些都說明,以色列的滲透早已深入伊朗社會各個層面,從軍事設施到日常生活,從政府部門到民間組織,都可能存在為其服務的“眼睛”和“耳朵”。
對伊朗來說,雖然以伊沖突已經停火了,但這次的教訓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如果能借此徹底清理內部的“毒瘤”,升級安全系統,未來面對類似威脅時就能更從容;如果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那么下一次,可能就不是“12小時逃跑”的警告,而是真正的“死亡倒計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