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過去幾十年里,全球博士畢業生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而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這一數字更是爆炸式增長。傳統上,博士學位是終身學術生涯的墊腳石。但如今,博士畢業生的數量遠遠超過了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職位空缺數量。研究人員表示,許多大學并未為畢業生在學術界以外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葡萄牙高等教育國務秘書Cláudia Sarrico表示:“我們需要讓博士教育更有意義、更可持續,并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勞動力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此前她工作于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Diana Kwon丨作者
林斌丨譯者
周莉丨審校
論文題目:How many PhDs does the world need? Doctoral graduates vastly outnumber jobs in academia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855-w
1. 全球博士數量激增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 38 個成員國中,1998 年至 2017年間[1],新增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此后幾年仍在持續增長。(盡管包括澳大利亞和巴西在內的幾個國家因生活成本高和津貼較低,過去幾年博士招生人數有所下降。)
在中國,博士研究生數量從 2013 年的約 30 萬增至 2023 年的 60 多萬,實現數量的翻倍。香港大學高等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員Hugo Horta表示:“這個數字非常龐大,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他解釋稱,推動這一增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擁有學士和碩士學位的人數不斷增加,以及國內許多人認為,投資高等教育將帶來更好的經濟和社會前景。
但Horta指出,學術界的工作崗位數量并未與博士學位持有者的增長同步。他說,大多數進入博士項目的學生主要接受的是成為學者的培訓,因此許多未來的畢業生將面臨極其激烈的崗位競爭。
2. 過高的期望
在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博士畢業生進入非學術領域日益成為常態。2023 年,一項針對英國 4500 多名博士畢業生的研究[2]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博士畢業生最終在學術界以外就業。
這種就業情況可能意味著許多博士畢業生從事的是非研究型工作,或是與其專業領域無關的工作。2020年,在南非的一項對 6000 多名博士畢業生的調查顯示,18% 的人表示難以找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研究員Milandré van Lill指出:“盡管他們最終確實找到了工作,但這些工作未必與他們的博士學位相關,也不一定是他們期望或理想的工作?!蓖瑫r,她認為,“從我的角度來看,博士畢業生在數量方面早已達到飽和點。” 此外,一些在學術界之外找到工作的畢業生覺得被大材小用且未獲充分重視。
不過,并非全球所有地區都是如此。上述2023年的研究[2]還發現,博士畢業生的工作滿意度總體較高,超過90%的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滿意。其中,從事科學和技術相關領域的博士更容易找到與研究相關的職位,所以伴隨著更高的工作滿意度,而相比之下,從事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博士則難以進入與自身研究相關的職位。
如今越來越多的博士畢業生在非學術領域就業,這引發了一個問題:是否碩士學位已經足以帶來通常由博士學位帶來的就業競爭力和收入提升?另一項 2023 年針對英國研究生學位持有者的調查[3]顯示,總體而言,博士學位持有者的時薪高于碩士學位持有者,但并非所有學科都是如此。在法律、經濟和管理領域,博士學位持有者的收入略低于碩士學位持有者。而當考慮到工作經驗年限時,任何領域的碩士持有者整體收入都略高于博士學位持有者。
3. 變化的格局
許多研究人員呼吁重新評估博士學位的定位,并推動高等教育體系改革,以適應博士畢業生不斷變化的職業新格局。一些國家,如日本、德國和英國等,已開始做出改變,例如在博士學習期間為其提供職業培訓和帶薪實習機會,或提供 “產業博士” 等替代方案 —— 即讓學生與企業合作開展研究。然而,仍有許多學生表示,大學在幫助他們為非學術工作做準備方面做得還不夠。
Cláudia Sarrico指出:“我們需要改革博士教育,使博士畢業生能夠勝任各行各業的工作。他們所擁有的能力——例如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分析思維——在勞動力市場中都備受青睞?!?/p>
參考文獻
[1]Sarrico, C.S. The expans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doctorate. High Educ 84, 1299–1315 (2022). https://doi.org/10.1007/s10734-022-00946-1
[2] Hancock, S. (2023). Knowledge or science-based economy? The employment of UK PhD graduates in research roles beyond academia.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8(10), 1523–1537. https://doi.org/10.1080/03075079.2023.2249023
[3] Marini, G., & Henseke, G. (2023). Is a PhD worth more than a Master’s in the UK labour market? The role of specialisation and managerial position.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8(10), 1538–1550. https://doi.org/10.1080/03075079.2023.2254806
面向未來的科學學讀書會
科學是研究實踐、是理性精神,也是一個由學者、文獻、科研項目、科學思想與靈感等一起構成的自組織、自生長的復雜系統??茖W學這門學科,旨在深入理解科學研究的種種因素并推動科學發展??茖W的迅猛發展在積累科學知識的同時,也遭遇諸多社會、倫理、政策問題:開放科學的范式如何影響科學研究的實踐?階層、性別、種族、國家等視角如何揭示科學不平等的起源?期刊編輯和審稿人如何塑造當今的科學活動?科學人口結構、人才激勵、科技人才流動如何影響科學發展?AI大模型如何重塑科學研究的各個環節?
為了思考和回應科學的多元化挑戰、科學開放性面臨的危機,以及新興技術對科學的沖擊,集智俱樂部聯合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后崔浩川、東南大學副研究員孫燁、田納西大學信息學院助理教授李愷、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博士研究生劉逢源、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研究員古恒宇,共同發起,這是繼「復雜系統下的科學學讀書會」之后的新一季科學學讀書會。讀書會已完結,現在報名可加入社群并解鎖回放視頻權限。
詳情請見:
1.
2.
3.
4.
5.
6.
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