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7月8日起,廣州往返北京大興的南航航班,全面取消值機截載時間,旅客只需在飛機艙門關閉前,即航班計劃起飛時刻前15分鐘抵達登機口,即可乘機。該規定打破了國內機場一般提前30到40分鐘截止值機的慣例,進一步提升民航出行便捷度。
這一舉措也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寬松的登機政策”,還有人說,“以后可以像趕公交一樣趕飛機了”。
微眼南航 圖
在各大交通工具中,單從運行速度來說,飛機是最快的。不過,在很多城市,機場本就離市區較遠,加之辦理值機、托運行李、通過安檢的時間,一般乘客需要提前數個小時出發。前前后后的時間加起來,坐飛機其實也就沒那么快了。
而且30到40分鐘截止值機的慣例,這種嚴格的要求也比較難把握,有時還可能因為“遲到幾分鐘就不讓登機”,引發乘客與機場工作人員的糾紛。
那么現在,南航將部分航線登機時間寬限到起飛前15分鐘,可以給廣大旅客留下更多可供自由調整的空間,特別是對那些臨時改期、突發差旅、趕早班/晚班機、高頻商務出行等群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對于“一刻登機”的舉措,也可以放到民航業整體市場狀況的視野下來觀察。目前民航業整體仍處于復蘇階段,中國民航局發布的《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民航累計利潤總額1.2億元,比上年減虧增盈206.1億元;同時從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三大航司披露的2024年業績來看,也都實現了大幅減虧。
當然,挑戰依然是存在的,比如民航整體的盈利仍不夠高,三大航也尚未扭虧。在這個大背景下,航班當然也需要提高吸引力,直面高鐵等其他交通工具帶來的激烈競爭——壓縮登機截止時間,盡可能減少旅客的通行時間成本,自然就成了提升“服務體驗”繞不過去的一環。
現階段看,新的登機時間規定還只在部分航司施行,飛機的運行畢竟和其他交通工具不同,無論是日常檢修還是行李托運,都更為精密、耗時。加之不同區域、城市的機場基礎設施與運營能力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一些繁忙或老舊機場能否適應這種快節奏的運轉,也還是未知數。這些可能都需要相關各方進一步梳理,尋找更加可行、現實的方案。
不過既然已經“破局”,公眾自然也希望各大航司和機場都能夠跟進,更好地讀懂網民熱議背后的期待。不僅是運行效率,民航業也應當拿出更強的服務意識,深度關注旅客出行過程中的各類需求,在完善服務細節上持續發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