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兩名共和黨籍眾議員當天在表決中投了反對票。該法案已于本月1日獲參議院通過。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年初重返白宮后推出的標志性舉措,是特朗普政府對其第一任期減稅政策的延續和升級,同時也是對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等的推翻與回調。法案核心內容就是減稅。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測算,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帶來超過4.45萬億美元的支出成本;同時使美國的債務增加超過3.9萬億美元。因此也引發了多個黨派就這一法案從修改、投票到通過進行了漫長的拉鋸戰。
特朗普(資料圖)
多日來,新法案遭到了全美各階層的熱議。受潛在影響最大的電動車巨頭特斯拉CEO馬斯克不惜與昔日盟友決裂,成為最尖銳的批評者。馬斯克抨擊該法案中對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征收新稅的條款,聲稱這將“摧毀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并損害能源行業。據耶魯大學的研究報告,從長遠來看,由于法案帶來的債務負擔,到2054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將高出1.2個百分點。國債收益率上升,貸款公司也會提高房貸利息以避免虧損。
美國民調公司晨間咨詢(Morning Consult)最近調查結果顯示,50%的選民反對“大而美”法案,支持率則為36%。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研究地緣政治首席策略師格特欽(Matt Gertk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法案的通過在意料之中,因為美國必須提高國家債務上限,以避免發生技術性違約,但法案的通過加上關稅的重新實施,將增加赤字和政策不確定性,從而給債券等市場帶來短期風險。
馬斯克(左)與特朗普(資料圖)
短期來看,投資者對這一法案背后體現出的美國借貸可持續性表現出擔憂情緒,導致短期內資金逃離美國國債市場。長期來看,該法案預計將持續讓高收入群體受益,而大量低收入群體的醫療保健受到沖擊,對低收入者有利的一些減稅措施則將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逐漸退出。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到2034年,參議院版本法案將讓1180萬美國人處于沒有醫療保險的境地。
日前,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舉行。對于中美關系,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會上表示,中美之間的競爭客觀存在甚至不可避免,但中國從來沒有把“跟美國競爭”作為我們的發展目標。“如果認為中美競爭就是中國跟美國在爭霸,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我們不想跟任何人爭霸,我們也反對任何人稱霸。但這不是針對美國量身定做的,而是針對任何‘霸權企圖’量身定做的。” “要合作,大門始終敞開;搞遏制打壓,我們堅決反制。”崔天凱說。
美國國會大廈(資料圖)
崔天凱曾于2013年4月至2021年6月擔任中國駐美大使,8年任期也使他成為目前任期最長的中國駐美大使。履職期間,他曾與美國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3屆政府有所接觸。正是基于此,談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因素對中國對外政策的影響時,崔天凱表示,中方希望與所有國家發展正常、合作、友好的關系,包括美國、歐洲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其他國家選出什么樣的領導人,并不取決于中方,中方也不能將希望寄托于此。“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崔天凱說。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7月7日例行記者會。會上有外媒記者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涉金磚國家言論追問稱: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征收額外關稅,中國會怎么做?毛寧對此表示,剛剛我已經介紹了我們對金磚機制的一個看法,我們覺得金磚機制是國際上的一個積極力量,金磚合作是開放包容的,不針對任何國家。那么至于關稅,我們一貫反對搞關稅戰、貿易戰,反對以關稅作為脅迫施壓的工具,肆意加征關稅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