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最近,英國《每日電訊報》曝出猛料,稱衛星圖像數據顯示,以色列在與伊朗的沖突里,有5個軍事設施遭到了打擊。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以色列政府對此事三緘其口,以軍也拒絕就導彈攔截率和軍事設施受損情況表態。因為以色列國內嚴格的軍事審查法,當地媒體無法核實或報道相關消息。這就導致以色列和伊朗之間雖然“口水戰”不斷,但以色列對受襲情況避而不談,讓外界統計戰損變得困難重重,雙方都宣稱自己在沖突中取得了勝利。
《每日電訊報》引述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學者分享的衛星數據,指出以色列境內5個軍事設施遭到伊朗6枚導彈的襲擊,這些設施包括一個主要空軍基地、一個情報收集中心以及一個后勤基地。據報道,在為期12天沖突的前8天,也就是沖突擴大階段,伊朗導彈突破以色列攔截的比例穩步增長。有分析認為,這可能與以方攔截彈藥庫存有限、調整攔截策略,以及伊朗使用了更先進的導彈有關。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再看以色列的傷亡和設施受損情況,同樣迷霧重重。《以色列時報》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在以伊“12天戰爭”期間,以色列至少死亡1226人,其中軍人和安全官員有803人,死亡名單里還有6名高級將領、27名海軍軍官、198名空軍軍官,以及100多名安全部門官員,另外還有11名科學家在伊朗空襲中喪生。要是這份數據屬實,那一直宣揚“勝利”的以色列,恐怕是吃了大虧,承受的損失遠超伊朗,這或許也是以色列主動要求停戰的重要原因。
而在軍事裝備和設施方面,英國媒體“電訊報”和美國媒體“軍事觀察網站”都認為,伊朗至少六枚導彈擊中了以色列北部、南部和中部的五個軍事基地,涵蓋情報中心、后勤基地、F-35I空軍基地等。美國媒體“軍事觀察網站”報道稱,根據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對衛星數據分析的結果,新的情報證實伊朗成功襲擊了以色列的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以色列40多個基礎設施以及該國北部、南部和中部地區的五個主要軍事基地遭到襲擊。伊朗導彈成功擊中的目標包括海法港、海法煉油廠、本·古里安機場、魏茨曼科學技術研究所、本·古里安大學、以色列國防公司拉斐爾總部、特拉維夫的以色列核研究中心以及基爾亞特加特市的各種戰略工業基地。軍事目標有以色列國防部大樓和情報機構摩薩德總部,以及分別擁有F-16I和F-35I戰斗機的奧華達空軍基地和內瓦蒂姆空軍基地。
從這些被曝光的信息來看,以色列在這場沖突中的損失不容小覷。多個軍事基地被擊中,大量人員傷亡,關鍵基礎設施受損,這對以色列的軍事力量和國家發展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而且,以色列政府和軍方隱瞞相關情況,更讓人對其真實損失情況充滿疑慮。
再看美國在這場沖突中的角色。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在軍事、政治等多方面給予支持。但此次沖突中,美國的態度和行動也備受爭議。一方面,美國為以色列提供軍事裝備和情報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美國自身也陷入了中東局勢的泥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披露的一份機密報告顯示,美國國防情報局的初步評估認為,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沒有炸毀核心部件,可能僅使伊朗核項目進度“倒退數月”。這表明美國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投入大量資源后,卻未能實現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的目標。
美軍機(資料圖)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干預,長期以來都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此次以伊沖突中,美國的卷入讓地區局勢更加復雜。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既要考慮自身在能源、地緣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又要顧及與盟友以色列的關系。然而,隨著沖突的發展,美國發現自己陷入了兩難境地。繼續支持以色列,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地區沖突,損害美國在中東乃至全球的利益;但若減少對以色列的支持,又可能影響與以色列的盟友關系,在國內面臨政治壓力。
另外,美國國內對其卷入中東沖突也存在分歧。特朗普競選時承諾不會讓美國卷入海外沖突,但此次卻參與到以伊沖突中,這引發了部分民眾的不滿。一些人認為美國為了以色列大費周章,不符合美國自身的利益。這種國內輿論的分歧,也給美國政府的決策帶來了壓力。
回到英國媒體曝光以色列戰損這件事上,這背后或許也反映出美國和盟友之間的微妙關系。英國作為美國的盟友,此次絲毫不顧及盟友情面,曝光以色列的損失情況,這可能暗示著美國在盟友中的影響力出現了變化。在這場以伊沖突中,美國的一些決策和行動未能讓盟友完全信服,英國此舉可能是在向美國傳遞某種信號。
從更廣泛的國際背景來看,以伊沖突和美國在其中的角色,對中東地區乃至全球局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東地區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產地和地緣政治關鍵區域,其局勢的穩定直接關系到全球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以伊沖突的升級,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石油價格波動,對全球經濟復蘇構成威脅。
伊朗最高領袖(資料圖)
在國際輿論方面,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和美國的支持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許多國家認為,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違反了國際法,破壞了地區和平與穩定。美國以“自衛”為名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也被指責為嚴重破壞國際秩序的惡劣先例。這種國際輿論壓力,也讓美國和以色列在國際舞臺上陷入了被動局面。
總體而言,英國媒體曝光以色列戰損,撕開了以伊沖突背后的部分真相。這一事件不僅揭示了以色列在沖突中的慘重損失,也暴露出美國在中東戰略的困境,以及美國與盟友之間關系的微妙變化。未來,隨著更多信息的披露,這場沖突對中東地區和全球局勢的影響還將持續顯現,國際社會也將繼續關注這一地區的動態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