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良回歸中交,或將在自己職業生涯即將收尾之際,在“老東家”掀起一場系統性價值重構
日前,中交集團黨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近期中央精神。剛剛履新的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主持會議并講話。他提出,要積極布局新興海洋清潔能源領域,打造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能源+”融合解決方案。據悉,這是宋海良就任中交“一把手”后首提新理念。
宋海良在會議中指出,海洋經濟是建筑企業穿越行業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新藍海,必須堅定不移“向海圖強”,堅定不移融合發展。要加快提升港航核心競爭力,大力開展聯合攻關與協同創新,加快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與關鍵裝備自主制造,打造港航產業的全能冠軍。要積極布局新興海洋清潔能源領域,打造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能源+”融合解決方案,著力提升綜合技術實力、工程服務能力和產業發展能力。要著力培育一批掌握獨門絕技、具備獨特優勢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共生、優勢互補的良好產業生態。
會議要求,要依托在建項目高質量履約,提升市場信用評價等級。要聚焦專業化方向推動資質升級,集中資源申請“專精特新”資質。要通過創新投標模式幫助子企業積累優質業績,切實提升三級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水平。
作為曾在中交系工作33年的改革“老將”,以花甲之齡重返“老東家”的宋海良正開啟職業生涯中新的征程。此前有業界人士評價稱,宋掌舵中國能建集團期間曾接連搞定海內外諸多大工程,因此寄望于其“回歸”能帶隊闖出新路子。
事實上,宋海良在建筑工程領域60年的從業經歷中,的確曾屢次帶隊闖關,力挽狂瀾。
在進入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下稱“水規院”)工作期間,宋海良一路從基層助理工程師做到管理層。2001年,水規院與原交通部脫鉤改制,業務發展也由此陷入困境。用人之際,彼時37歲的宋海良臨危受命擔任院長,帶領團隊過關斬將,努力使水規院在業內重樹威信。掌舵10年間,宋帶領水規院實現跨越式發展,重獲業內龍頭地位。
2012年,宋海良再次擔任“救火隊長”,出任已嚴重虧損的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上任不久,宋海良快刀斬亂麻,接連對基建規模投資、鋼材庫存、固定資產折舊等一系列擴張后遺癥下重手。一年半后,振華重工扭虧為盈,并在2013年成功盈利約1.4億元。
因此,甫一接任,宋海良即開始發力海外大項目攻堅。在中交集團近日召開的黨委常委會會議上,宋海良要求,中交要將國家地緣優勢、中交先發優勢和屬地化經營優勢轉化為項目合作成果。要借助哈薩克斯坦瑪依納水電站等標志性工程的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公司風電、水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交能融合”發展新模式在中亞落地生根。同時,要要持續強化海外合規培訓,進一步提升各單位海外經營中的涉外合規風險防范能力,守住不發生重大海外風險的紅線底線。
同期,中交集團召開成本管理專題研討會,要求以基建施工板塊為起點,全面推廣到其他業務板塊,做到成本管理業務全覆蓋、層級全穿透、鏈條全銜接,以成本管理的價值實現提升企業價值,以高質量降本增效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因此,各種跡象顯示,宋海良回歸中交,或將在自己職業生涯即將收尾之際,在“老東家”掀起一場系統性價值重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