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青年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素養,傳承紅色基因,7月9日,2025年重慶市國防教育公開課在重慶市南開中學校舉行。公開課以“不屈脊梁·星火永續”為主題,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培剛、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古越等專家現場生動講述愛國故事,為廣大青年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
活動現場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國防教育公開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創新升級,緊密圍繞抗戰主題,精心設計課程環節。公開課上,青年學生化身“老兵”,以“烽火記憶的召喚”串聯全篇,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
兩位南開中學教師代表展開時空對話
隨后,兩位南開中學教師代表以時空對話的形式,生動展現了戰火中的讀書聲與救國心,讓在場師生深刻感受到了先輩們在艱難困苦中堅守求知、立志報國的堅定信念。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古越現場授課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古越以國家一級文物解放碑旁棉花街墻壁上的手抄報為引,深情講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戰時期堅守重慶、播撒革命火種的英勇事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民族危亡時刻的責任與擔當。
重慶大轟炸幸存者粟遠奎老人講述親身經歷
92歲的重慶大轟炸幸存者粟遠奎老人,則以親身經歷,重現重慶人民在日軍殘酷轟炸下愈炸愈強的偉大抗戰精神,老人的講述飽含深情,令現場觀眾無不動容。
哈工大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培剛現場講述
哈工大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培剛也圍繞哈工大在不同時期的使命擔當,以及孫家棟、劉永坦院士的卓越貢獻,對哈工大精神進行了講述,為同學們傳遞了科技強軍、創新報國的崇高信仰。“在艱苦的歲月里,哈工大的科研工作者們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奮斗,點燃了科技創新的星火。在新時代,這個星火已經發展成為照亮國防科技事業發展的燎原之勢。同學們,科技強軍,創新報國,讓我們以創新鑄就熱血,用青春守護山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機器人表演
當天,共計400余名學生代表、民兵代表、黨政機關代表等現場聆聽了幾位嘉賓的愛國故事。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積極提問,與嘉賓們展開熱烈交流。活動現場還展示了由哈工大博士團隊發起創建、曾作為中國人工智能代表登上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的機器人表演。
最后,公開課在清脆激昂的《我的祖國》合唱聲中落下帷幕,歌聲響徹校園,傳遞出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國防事業的堅定支持。
據了解,為進一步增強國防安全教育宣傳力度,公開課內容將于9月初晚間黃金時段在重慶衛視播出。同時,全民國防教育月期間,重慶市各大中小學校還將組織學生觀看學習公開課,讓更多青少年能夠接受國防教育的熏陶,激發愛國熱情,樹立強國強軍之志。
此次2025年重慶市國防教育公開課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了一次學習國防知識的寶貴機會,也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營造了濃厚氛圍。未來,重慶市將繼續加大國防教育工作力度,創新教育形式和內容,推動國防教育常態化、社會化,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貢獻力量。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