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樹屋
在重慶市云陽縣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云陽縣實驗幼兒園”)郁郁蔥蔥的院落里,幾棵榕樹以遒勁的枝干撐起一座小小的“童話王國”——空中樹屋,這是孩子們最愛的一方天地。樹下,一抹身影含笑守望,她是這所幼兒園的副園長王紅。
“慢點,大家排好隊。”
“腳要踩穩,一步一步來。”
王紅專注的目光溫柔似水,輕聲的叮嚀如同春風,于無聲處編織著最安心的守護網。這份扎根守護的姿態,用心托舉的執著,正是她25年教育生涯最生動的注腳。
?在鄉野晨露中孕育教育初心?
2000年,王紅從萬縣幼兒師范學校(現為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帶著蓬勃的夢想,一腳踏入云陽縣一所鄉村幼兒園的質樸天地。但鄉村幼兒園的現狀,卻給年輕的她上了第一堂課。
“‘幼兒園不就是看孩子的嗎’,這是那時家長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王紅坦言,鄉村幼兒園的困境比自己預想的更為頭疼,首先就是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誤解。同時,教學資源匱乏.教室里除了幾個褪色的皮球,沒有像樣的教具、玩具。
面對現狀,初出茅廬的王紅逐漸生出一種“我就不信邪”的執拗,誓要改變這一切。
一方面,她利用放學和周末的時間,挨家挨戶家訪,耐心解釋幼兒教育的意義;定期邀請家長走進課堂,親身體驗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她自己動手繪畫、剪紙,把教室布置得童趣盎然;發動家長和孩子收集廢舊物品,用易拉罐做投環玩具、用紙箱搭建城堡、用舊布縫制玩偶……當孩子們抱著自制玩具笑出小虎牙時,家長們也從最初的頻頻搖頭變為了主動幫忙。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更讓家長深度參與孩子的培養,逐漸懂得:幼兒園不是看孩子的場所,而是讓孩子在玩中學有所獲的“育苗基地”。
漸漸地,家長們看王紅的眼神少了幾分冷淡,多了些許熱情,原本不愿與老師過多交流的家長,也開始討教起育兒經。王紅在驚喜之余,在田間地頭便開起了她的育兒專題“講座”。育人者的初心,在此刻有了生動體現。
那一年,她20歲,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啟蒙的重任,在鄉村幼兒園的泥土芬芳與童言稚語中,為鄉村的孩子與家長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城市星光里凝練專業“養分”
2002年,因工作調動,王紅前往云陽縣城的一所幼兒園執教。其間,她實現了從班主任到年級組長再到教務主任的跨越式發展。
“在我眼中,幼兒教育是用愛與專業為人生奠基的光榮事業。”王紅總說,幼兒階段作為成長的起點,奠基尤為重要。孩子從適應集體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到主動探索世界,每個細微的進步都蘊藏著無限可能。因此,如何挖掘孩子的多種可能、評估孩子的細微變化,成了她的核心任務。
她選擇幼兒發展評價作為研究方向,帶領教師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以“三階遞進”與“五法融合”為核心的“三階五法”發展性評價體系,多維度、立體化、動態化捕捉幼兒發展軌跡,把對孩子的觀察嵌進日常,讓每個成長細節都清晰可見。該幼兒園因此榮獲云陽縣保教質量一等獎,王紅也在云陽縣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評選與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均獲個人一等獎。
王紅為教師團隊做培訓
“評價改革的本質,是讓教育回歸‘看見兒童、支持成長’的初心。”王紅表示,好的評價體系,既是激發幼兒潛能的催化劑,也是賦能教師專業成長的“登云梯”。
通過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王紅在設計出更貼合幼兒需求的課程,同時也幫助教師在反思中不斷精進,更在園內形成了“幼兒發展-教師成長-園所提升”的良性循環。
在全新崗位上迎來生命新的舒展
云陽縣實驗幼兒園
從初出茅廬的班主任,到運籌帷幄的年級組長,再到精細管理的教務主任,王紅如同堅韌的榕樹,深深扎進每個崗位的沃土,汲取基層實踐最富養分的精華。這棵枝繁葉茂的“榕樹”,在重慶市示范園——云陽縣實驗幼兒園副園長的崗位上,迎來了生命新的舒展。
王紅(右二)與教師團隊進行研討
王紅主持專題教研會(講臺發言教師)
云陽縣實驗幼兒園是云陽縣最早創辦的獨立建制公辦幼兒園,是重慶市首批示范園、一級園,全國“安吉游戲”推廣試點園。800余名幼兒正在“云梯逐夢步步高”的辦園理念下,循著“一步一梯,力行向上”的園訓茁壯成長。
“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師是其中的關鍵環節。”現如今的王紅,依舊主管教學教研工作,她將自己定位為教師的“成長雨露”。無數個清晨與黃昏,她深入課堂,敏銳捕捉教學細節;無數次教研會議,她引領討論,激發思維碰撞;無數場備賽模擬,她與參賽教師一同熬更守夜,精益求精。當教師們困惑退縮時,她以專業智慧撥開迷霧;當老師們振翅欲飛時,她搭建平臺托舉翱翔。
她與團隊搭建“專業云梯”,構建“園級-年級組-班級”三級教研體系,通過立體研修精準匹配教師需求,錘煉觀察解讀、課程創生等核心素養;組建“研究共同體”,依托課題組、名園長工作室等平臺,以解決真實教學問題為導向,幫助教師積累實踐智慧、增強專業自信;賦予老師“自主權”,以師德“三誠”、師能“七力”為標尺,劃分“扶梯起步、躍梯攀登、筑梯領航”三階段成長路徑,融合多元評價與激勵機制,激活教師主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全面賦能教師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帶動教師整體進步。
王紅為云陽縣幼教教師作經驗分享
作為國家級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試點園的教學管理負責人,王紅帶領團隊以“基礎+園本+班本”三級課程體系筑牢教育根基,深度挖掘節氣民俗、梯城文化等特色資源,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園本課程;秉持“游戲即學習”理念,精心創設15個自主游戲區域,并建立“幼兒發展+課程效果”雙維度評價機制,實現保教質量科學評估;積極構建家園社協同育人網絡,凝聚多方教育合力,推動保教水平全面提升。此外,她積極踐行普惠使命,組織教師深入社區開展育兒公益指導,定期開展免費親子活動,讓普惠教育惠及更多家庭,將園所真正建設成幼兒快樂成長的樂園、家長放心托付的家園。
在繁茂的榕樹?下托舉著成長與夢想
王紅與孩子們
對待孩子,王紅仍然是那個“守樹屋的人”。有的孩子怕高不敢爬,她便蹲下來:“老師牽著你,先踩第一步。” 當孩子終于邁出第一步,站上樹屋回望時,她比誰都高興。這些細碎時刻,和當年家訪的認真、做教具的執著,連成同一條線——把愛和專業,實實在在放進每個孩子的日子里。
在王紅眼中,幼兒教育絕非簡單的玩耍。她深諳幼兒的天性,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的卓越踐行者。她相信,童年最珍貴的知識蘊藏在每一次忘我的奔跑、每一次專注的搭建、每一次興奮的分享中。樹屋上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沙池里埋藏的“寶藏”,教室里上演的戲劇……這些鮮活的游戲片段,被她視為滋養幼兒成長的瓊漿,也是她推動園所走向“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核心動能。
榕樹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喜陽光,落地就能扎根成蔭。王紅也是如此,如榕樹般蓬勃堅韌,扎根幼教沃土25載,從鄉村到城鎮再到示范高地,腳步堅定,初心如磐;如榕樹般廣博包容,獨木亦能成林,以深厚的專業底蘊和無私的付出,托舉著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支撐著孩子自由探索的廣度;如榕樹般胸懷陽光,以溫暖守護的姿態,照拂著這片生機盎然的小世界。
站在婆娑綠蔭下,王紅凝望著樹屋上躍動的身影,笑容溫柔而篤定。她這棵“榕樹”用時光證明:幼兒教育的根是愛與專業,枝丫間的蔭涼,藏著無數孩子和老師的成長時光。而她始終站在那里,以不竭的生命力,默默托舉著“云梯逐夢步步高”的教育理想,托舉著稚嫩的翅膀飛向廣闊天空,更蔭蔽著腳下云陽縣實驗幼兒園這片教育熱土,走向郁郁蔥蔥的明天。(資訊)
文/鄧琢琳 云陽縣實驗幼兒園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