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家長在給孩子報培訓班時如何正確選擇培訓機構?要注意防范哪些風險?近日,重慶市渝中區、南岸區、江北區等多區教委陸續發布了關于校外培訓的溫馨提示。
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有“五看”
南岸區教委提醒,選擇校外培訓機構“五看”:看證照、看場地、看師資、看交費、看合同。
合規校外培訓機構應懸掛區教委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和市場監管局頒發的《營業執照》(或民政局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且證照記載的經營地址和經營事項與實際經營地址和經營事項一致。同時務必查看是否辦理消防審驗手續、是否臨近餐飲場所廚房或火災危險性大的場所等,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還要注意查驗任課教師是否具備相應從業資質(資格)。
渝中區教委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正確選擇培訓機構。目前,渝中區已沒有合法合規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凡是舉辦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機構或個人,均是未經審批的非法機構。如學生確實有藝術、科技、體育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需求,請家長務必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https://xwpx.eduyun.cn/bmp-web/)或“校外培訓家長端”APP查詢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資質。
渝北區教委在發布的《校外培訓重要提示》中提醒,家長選擇校外培訓,務必查看機構資質。一看辦學資質;二看教師資質;三看培訓許可范圍。
務必簽訂正規服務合同。與培訓機構簽訂市教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制定的《重慶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并仔細閱讀退費條款、妥善保管單據,避免可能出現的退費糾紛和風險。
一次性交費不超過5000元
收費方面,渝中區教委提醒,家長要審慎合規繳納費用。根據相關政策,校外培訓機構收費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對校外培訓機構以各種優惠方式誘導家長跨學期、跨學年、超公示標準收費的,或以任何名義向培訓對象攤派費用、強行集資或者組織培訓貸的,家長應主動拒絕并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
江北區教委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提醒,家長選擇校外教育培訓要正確繳費。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校外培訓家長端”下載安裝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再通過“APP”選課和繳費,并向機構索要正規發票。
南岸區教委表示,報讀合規的校外培訓機構務必通過教育部管理平臺交費;不要向無證(包括無證的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繳納任何費用;不通過私人之間轉賬繳費;交費看清“365”,即一次性交納培訓費用不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且金額不超過5000元。
警惕低價優惠虛假宣傳
此外,各區教委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要理性消費,警惕虛假宣傳。
北碚區教委為此發布了《培訓機構選擇小貼士》,提醒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時務必謹慎,注意辨別正規機構與非法機構,警惕虛假宣傳。
陷阱1:“我們是正規機構,辦學多年,信譽有保障,現在報名優惠大!”
提醒:無論機構如何宣傳,務必先查驗其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無證即非法!
陷阱2:“辦學許可證正在辦理中,很快就能下來,現在報名更劃算!”
提醒: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前開展培訓均屬違規,切勿輕信!
渝北區教委提醒,凡是以明顯不合理低價優惠進行促銷的商業行為,均存在巨大風險隱患!提防“年終促銷”“周年巨惠”等消費陷阱。凡是以“內部渠道”“內部指標”“特殊渠道”“包提多少分”等為噱頭的營銷話術,均為虛假信息,切勿相信!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